查古籍
【原料】北五味子500克,蜜1000克。
【制作】將五味子洗凈,水浸后去核,再用水洗核,盡量取盡其味,過濾,加入上等蜜,在炭火上慢熬成膏,收存瓶中。經(jīng)過5天出火性后,每次食1~2茶匙,空腹食用,開水送下。
【作用】斂肺滋腎,生津澀精。適宜于因肺氣腎陰俱虧而引起的咳嗽無痰、喘息口渴、盜汗、多汗、遺精、遺尿等癥。
(公元 280 年? )晉.王熙(叔和)著。十卷。搜集后漢以前的醫(yī)學(xué)著作,闡述脈象 24 種,并論述臟腑、經(jīng)絡(luò) 、病證、治則、預(yù)后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原料】北五味子500克,蜜1000克。
【制作】將五味子洗凈,水浸后去核,再用水洗核,盡量取盡其味,過濾,加入上等蜜,在炭火上慢熬成膏,收存瓶中。經(jīng)過5天出火性后,每次食1~2茶匙,空腹食用,開水送下。
【作用】斂肺滋腎,生津澀精。適宜于因肺氣腎陰俱虧而引起的咳嗽無痰、喘息口渴、盜汗、多汗、遺精、遺尿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