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上臘月取鯇魚膽,懸北檐下令干,有鯁即取一皂角子許,以酒一合,煎化溫啜。若得逆便吐,骨即隨出;若未吐,更飲,以吐為度。雖鯁在腹中,日久疼痛,黃瘦甚者,服之皆出。
若卒求鯇魚不得,蠡魚鱖魚鯽魚皆可,然不及鯇魚膽。臘月收者最佳,有邏卒食雞,鯁在腹中,常楚痛,但食粥,每食即如錐刺,如是半年。支離幾死,杖而后能起,與此一服,大吐,覺有一物自口出,視之乃雞骨,首銳如刺,其尾為飲食所磨,瑩滑如珠。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詳.二十卷.自醫(yī)工論至疵靨論,述小兒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論, 論后附方.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上臘月取鯇魚膽,懸北檐下令干,有鯁即取一皂角子許,以酒一合,煎化溫啜。若得逆便吐,骨即隨出;若未吐,更飲,以吐為度。雖鯁在腹中,日久疼痛,黃瘦甚者,服之皆出。
若卒求鯇魚不得,蠡魚鱖魚鯽魚皆可,然不及鯇魚膽。臘月收者最佳,有邏卒食雞,鯁在腹中,常楚痛,但食粥,每食即如錐刺,如是半年。支離幾死,杖而后能起,與此一服,大吐,覺有一物自口出,視之乃雞骨,首銳如刺,其尾為飲食所磨,瑩滑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