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uán
  • 拼音:chuan
  • 注音:ㄔㄨㄢ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5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MDJ
  • 五筆98:TMDJ
  • 五行:
  • Unicode:U+7BC5
  • 四角號碼:88227
  • 倉頡輸入法:HUM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篅字拼音(帶聲調)
    chuán
  • 篅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豎折豎橫撇豎折豎豎
  • 基本解釋

    chuán ? ㄔㄨㄢˊ ◎ 方言,一種盛糧食的圓囤。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圌 chuán? 〈名〉 (1) 竹制圓形的谷倉 [grain bin made of bamboo] 篅,以判竹,圜以盛谷也?!墩f文》 篅,盛谷囤。——《廣韻》 (2) 又如:篅囤(盛放谷物的倉廩) “圌” (3) 另見 chuí

  • 漢語字典

    [①][chuán][《廣韻》市緣切,平仙,禪。][《廣韻》是爲切,平支,禪。]一種盛谷物的圓形容器。

    音韻參考

    [廣 韻]:是爲切,上平5支,chuí,止合三平支A常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篅;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892第12【廣韻】【集韻】??是爲切,音垂。【廣韻】盛穀圓囤也。 又【廣韻】市緣切【集韻】【韻會】淳沿切【正韻】重圓切,??音遄。義同。 又【集韻】多官切,音端。竹名。出嶺南。 【集韻】亦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