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di
  • 注音:ㄉㄧ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中下結(jié)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QAY
  • 五筆98:TQAY
  • 五行:
  • Unicode:U+79EA
  • 四角號(hào)碼:22940
  • 倉(cāng)頡輸入法:HDHP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秪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秪字筆順
    撇橫豎撇捺撇折橫折捺
  • 秪字的組詞
    阿僧秪劫
  • 基本解釋

    dī ? ㄉㄧˉ ◎ 谷物剛成熟。 ◎ 再種。 ◎ 植物的根。 ◎ 古同“秖”。

  • 漢語(yǔ)字典

    [①][zhī][《廣韻》丁尼切,平脂,知。](1)同“柢”。植物的根。引申為根本,基礎(chǔ)。(2)同“祗”。恭敬。(3)同“秖”。用作助詞。只;但。

    音韻參考

    [廣 韻]:丁尼切,上平6脂,zhī,止開三平脂B知[閩南語(yǔ)]:ta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下】【禾字部】 秪; 康熙筆畫:10; 頁(yè)碼:頁(yè)852第02【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音知。禾始熟曰秪。一曰再種。或作??。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