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e
  • 注音:ㄌㄜ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BLN
  • 五筆98:BET
  • 五行:
  • Unicode:U+961E
  • 四角號碼:74227
  • 倉頡輸入法:NLK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阞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阞字筆順
    折豎折撇
  • 基本解釋

    lè ? ㄌㄜˋ ◎ 地脈;地勢:“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 ◎ 古通“仂”:“以其(轂)長為之圍,以其圍之阞捎其藪?!?/p>

  • 漢語字典

    [①][lè][《廣韻》盧則切,入德,來。](1)地的脈理。(2)裂開。(3)通“仂”。馀數(shù)。

    音韻參考

    [廣 韻]:盧則切,入25德,lè,曾開一入登來[平水韻]:入聲十三職[粵 語]:la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阜字部】 阞;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1345第11【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得切,??音勒?!菊f文】地理也?!局芏Y·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驹]】阞,謂脈理。不行,謂決溢也?!∮滞ㄗ髫?。數(shù)之餘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數(shù)?!驹]】阞,三分之一也?!臼琛糠惭躁b者,分散之言,數(shù)亦不定。是以王制云,祭用數(shù)之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