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ài,hé
  • 拼音:ai
  • 注音:ㄞˋ,ㄏㄜˊ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YVN
  • 五筆98:WVJN
  • 五行:
  • Unicode:U+9932
  • 四角號碼:86727
  • 倉頡輸入法:OIAP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餲字拼音(帶聲調(diào))
    ài,hé
  • 餲字筆順
    撇捺捺折橫橫折捺豎折橫橫撇折撇捺折
  • 基本解釋

    ài ? ㄞˋ ◎ (食物)經(jīng)久而變味:“食饐而餲?!?/p>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ài? 〈形〉 (1) 食物經(jīng)久而變味 [putrid]。如:餲饐(食物敗壞變味) (2) 另見 hé基本詞義 hé 〈名〉 (1) 寒具的別名。又稱馓子。一種油炸餅類食品 [cakes] 餲,餅名?!稄V韻》 餲餅,煎面作蝎蟲形也。——《和名類聚抄》 (2) 另見 ài?

  • 漢語字典

    [①][ài][《廣韻》於犗切,去夬,影。][《廣韻》於罽切,去祭,影。][《廣韻》烏葛切,入曷,影。](1)食物經(jīng)久而腐臭變味。(2)物品變臭。[②][hé][《廣韻》胡葛切,入曷,匣。]寒具的別名。又稱馓子。一種油炸食品。

    音韻參考

    [上古音]:月部喻三母,hat[廣 韻]:於罽切,去13祭,yì,蟹開三去祭B影[平水韻]:去聲八霽·去聲十卦·入聲七易[粵 語]:aai3aat3[閩南語]:ai1,au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食字部】 餲;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423第09【廣韻】【集韻】於例切【韻會】於罽切,??音??!居衿匡埑粢??!緺栄拧め屍鳌渴仇喼^之餲?!驹]】飯穢臭?!菊撜Z】食饐而餲?!炯崱炕蜃黟?。 又【廣韻】烏葛切【集韻】【正韻】阿葛切【韻會】阿曷切,??音遏。又【集韻】【正韻】??於邁切,音嗄。又【廣韻】於戒切【集韻】【韻會】乙界切,??音噫。義??同。或作??!∮帧緩V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曷。義同?!∮帧緩V韻】餠名。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