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mén)搜索:
  • 拼音:bi
  • 注音:ㄅㄧˋ
  • 部首筆畫(huà):6
  • 總筆畫(huà):16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TTLX
  • 五筆98:TTLX
  • 五行:
  • Unicode:U+7BE6
  • 四角號(hào)碼:88712
  • 倉(cāng)頡輸入法:HHW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6126
提交資料
  • 篦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篦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撇豎折撇捺橫橫折撇折
  • 篦字的組詞
    篦子 篦頭鋪 篦頭待詔 篦梳 篦簵 篦簾 篦籬 篦箕 篦刀 廁篦 刮腸篦 金篦術(shù) 金篦刮目 金篦 鸞篦 梳篦 象篦 銀篦 云頭篦 云篦 戰(zhàn)篦 竹篦
  • 基本解釋

    bì ? ㄅㄧˋ ◎ 一種齒比梳子密的梳頭用具,稱(chēng)“篦子”。 ◎ 以篦子梳:篦頭。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ì? 〈名〉 (1) 齒密的梳頭工具 [fine-toothed comb] 發(fā)短不勝篦?!鸥Α端耷才d奉呈群公》 (2) 又如:篦箕(篦梳);篦梳(櫛發(fā)用具);篦頭鋪(理發(fā)店);篦頭待詔(梳頭師傅)詞性變化 bì? 〈動(dòng)〉 (1) 用篦子梳發(fā) [comb with fine-toothed comb] 賊如梳,軍如篦。——《明史·洪鐘傳》 (2) 又如:篦頭

  • 漢語(yǔ)字典

    [①][bì][《廣韻》邊兮切,平齊,幫。][《字彙》毗意切]亦作“笓2”。亦作“箆1”。(1)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用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fā)垢。(2)同“鎞”。古時(shí)醫(yī)生用以治眼病的器械。(3)古代旌旗上的一種飾物。[②][pí][《集韻》頻脂切,平脂,並。]亦作“箆2”。(1)捕蝦竹器。(2)泛指筐簍之類(lèi)。(3)打人的刑具。(4)指植物的莖葉。

    音韻參考

    [廣 韻]:邊兮切,上平12齊,bī,蟹開(kāi)四平齊幫[平水韻]:上平八齊[粵 語(yǔ)]:bei1bei6[閩南語(yǔ)]:pe1,pin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篦; 康熙筆畫(huà):16; 頁(yè)碼:頁(yè)895第04【廣韻】邊兮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邊迷切,??音蓖。釵篦。又竹器。 又【說(shuō)文】導(dǎo)也。今俗謂之篦?!緩V韻】眉篦?!∮帧炯崱款l脂切。同笓,取鰕具也。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