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pi
  • 注音:ㄆㄧ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OGG
  • 五筆98:QODG
  • 五行:
  • Unicode:U+9B7E
  • 四角號碼:21319
  • 倉頡輸入法:NFMF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魾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魾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豎橫捺捺捺捺橫撇豎捺橫
  • 基本解釋

    pī ? ㄆㄧˉ ◎ 即“大鱯”。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pī? 〈名〉 大魾 [goonch]。一種大型貪吃的淡水鲇類魚( Bagarius bagarius ) 魾,大魾也。其小者名魾。從魚,丕聲?!墩f文》

  • 漢語字典

    [①][pī][《廣韻》敷悲切,平脂,敷。][《廣韻》符悲切,平脂,並。](1)大鱯。(2)雄性白魚。[②][pí][《集韻》頻脂切,平脂,並。]魴魚的別名。

    音韻參考

    [廣 韻]:符悲切,上平6脂,pí,止開三平脂B並[粵 語]:pei1pe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魾;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67第10【廣韻】符悲切【集韻】【韻會】貧悲切,??音邳?!菊f文】大鱯也。其小者名鮡?!緺栄拧め岕~】魾,大鱯?!驹]】似鮎而大,白色?!竟沤褡ⅰ堪佐~雄者曰魾。又【唐韻】敷悲切【集韻】攀悲切,??音丕。義同。又【集韻】頻脂切,音毗。魴也?!緺栄拧め岕~】魴魾?!驹]】魴,一名魾。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