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àn
  • 拼音:dan
  • 注音:ㄉㄢ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HPJ
  • 五筆98:THNJ
  • 五行:
  • Unicode:U+8711
  • 四角號碼:12136
  • 倉頡輸入法:NMLM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蜑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àn
  • 蜑字筆順
    撇豎橫折折捺豎折橫豎橫捺
  • 蜑字的組詞
    嶺蜑 蠻云蜑雨 蠻蜑 泡蜑 蜿蜑 烏蜑戶 鴨蜑 魚蜑
  • 與蜑相關(guān)的成語
    蠻云蜑雨
  • 基本解釋

    dàn ? ㄉㄢˋ ◎ 中國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 ◎ 蜑民的船。 ◎ 古同“蛋”,鳥、龜、蛇等生的帶有硬殼的卵。

  • 漢語字典

    [①][dàn][《廣韻》徒旱切,上旱,定。]亦作“蜒3”。(1)舊時南方少數(shù)民族之一。(2)舊時南方的水上居民。(3)借指蜑船。

    音韻參考

    [廣 韻]:徒旱切,上23旱,dàn,山開一上寒定[平水韻]:上聲十四旱[粵 語]:daan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蜑;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085第11【集韻】【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但?!菊f文】南方夷也?!緯x書音義】天門蜑,蠻屬。見《文字集略》?!救A陽國志】漢髮縣有鹽井,諸縣北有獽蜑。【韓愈·房公墓碣】林蠻洞蜑?!∫蛔餮选;蜃鞯?。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