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mi
  • 注音:ㄇㄧ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2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中右結(jié)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RYSD
  • 五筆98:ROSD
  • 五行:
  • Unicode:U+6520
  • 四角號碼:50011
  • 倉頡輸入法:QIDY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攠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攠字筆順
    橫豎橫捺橫撇橫豎撇捺橫豎撇捺豎橫橫橫豎橫橫橫
  • 基本解釋

    mí ? ㄇㄧˊ ◎ 鐘因受撞擊而發(fā)光的部位。● mó ? ㄇㄛˊ ◎ 古同“摩”,摩擦;切磋。

  • 漢語字典

    [①][mí][《集韻》忙皮切,平支,明。]鐘受擊而磨損發(fā)光之處。[②][mó][《集韻》眉波切,平戈,明。]消滅。

    音韻參考

    [國 語]:mí,mā,mó[粵 語]:me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中】【手字部】 攠;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464第11【集韻】【韻會】??忙皮切,音糜。弊也。鐘受擊處?!局芏Y·冬官考工記·鳧氏】于上之?dāng)}謂之隧?!驹]】于,鐘脣之上祛也。攠,所擊之處。靡弊也,窪而生光,有似夫隧。 又【集韻】莫臥切,磨去聲。義同?!∮帧炯崱俊卷崟俊菊崱??眉波切。同摩。見摩字註。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