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xi
  • 注音:ㄒㄧ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14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WFKK
  • 五筆98:WFKK
  • 五行:
  • Unicode:U+50D6
  • 四角號碼:24261
  • 倉頡輸入法:OGR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753
提交資料
  • 僖字拼音(帶聲調)
  • 僖字筆順
    撇豎橫豎橫豎折橫捺撇橫豎折橫
  • 僖字的組詞
    頌僖
  • 基本解釋

    xī ?ㄒㄧˉ ◎ 喜樂。 ◎ 姓。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xī? 〈形〉 (1) (形聲。從人,喜聲。本義:喜樂) (2) 同本義 [happy] 僖,樂也?!墩f文》。按,即喜字。因以為謚,故從人。凡周僖王、魯僖公、晉僖公、齊僖公 ... 有過為僖。——《周書·謚法》 小心畏忌曰僖。——蔡邕《獨斷》 (3) 姓

  • 漢語字典

    [①][xī][《廣韻》許其切,平之,曉。](1)喜樂。(2)古謚法用字。(3)姓。春秋時有僖負羈。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音韻參考

    [廣 韻]:許其切,上平7之,xī,止開三平之曉[平水韻]:上平四支[國 語]:xī[粵 語]:he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僖;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16第20【唐韻】【集韻】??許其切,音歖。【說文】樂也。與喜通?!∮中??!∮帧菊灧ā啃⌒奈芳稍毁?,又剛克爲僖。又【諡解曰】有過爲僖,伯禽十九世孫申諡僖?!緷h志】作釐。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