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衣 yī ? ㄧˉ ◎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衣服。衣著(zhuó)。衣冠。衣架。衣錦還(huān)鄉(xiāng)。 ◎ 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炮衣。糖衣。腸衣。 ◎ 中醫(yī)把胎盤和胎膜統(tǒng)稱為“胞衣”。 ◎ 姓。
◎ 衣 clothes clothing coating covering
詳細字義◎ 衣 yī?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領(lǐng)口,兩旁象袖筒,底下象兩襟左右相覆,為上衣形?!耙隆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從“衣”的字與衣服有關(guān)。本義:上衣) (2) 同本義 [upper garment;jacket] 衣,所以蔽體者也。上曰衣,下曰裳?!墩f文》 一戎衣?!稌の涑恰?。傳:“服也?!? 薄澣我衣。——《詩·周南·葛覃》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对姟R風(fēng)·東方未明》 綠衣黃裳?!对姟ぺL(fēng)·綠衣》 荀九家乾為衣。——《易·說卦》 夜披衣坐?!啤?李朝威《柳毅傳》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褲(上衣與褲子) (4) 服裝的通稱。合上衣下裳而言 [clothing;clothes;garment]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秦風(fēng)·無衣》 無衣無褐?!对姟ぺL(fēng)·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抖Y記》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帶(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體);衣巾寄學(xué)(以士子的身份就學(xué));衣襖(軍服);衣飯(借指謀生的職業(yè)、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covering]。如:衣甲(鎧甲);衣車(前后有遮蔽的車子);弓衣;劍衣;衣袍(古代指覆蓋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afterbirth]。如:衣胞符藥(用胎盤做成的藥物);衣包(胞衣,胎盤和胎膜) (8) 涂層 [coating]。如:糖衣;防護衣 (9) 膜,薄軟柔韌的片、張或?qū)?[membrane]。如:花生衣 (10) 另見 yì基本詞義◎ 衣 yì 〈動〉 (1) 穿衣 [wear;put on] 許子必織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許子衣褐。 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韓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帶。喻高官厚祿,榮華富貴);衣帛(穿絲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蓋;包扎 [cover;wrap up;bind up]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兑住は缔o下》 裂裳衣瘡?!谠抖翁疽菔聽睢? (4) 又如:衣被海內(nèi)(給全國都帶來好處);衣飾(掩飾);衣覆(覆蓋) (5) 依靠。后作“依” [rely on] (6) 另見 yī?
[①][yī][《廣韻》於希切,平微,影。](1)上衣。(2)泛指衣服。(3)引申指遮蔽身體局部的東西。(4)蒙覆在器物或自然物表面的東西。(5)包裹在藥丸外面或浮在某些食物表面的東西。(6)指胞衣。(7)指鳥類的羽毛。(8)指果實的皮、膜及表面的霜粉。(9)殷代祭祀名。參閱王國維《觀堂集林·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10)通“依”。(11)通“殷”。(12)姓。元代有衣氏。見《元史·列女傳二》。[②][yì][《廣韻》於既切,去未,影。](1)穿(衣服)。(2)謂給人穿上衣服。(3)覆蓋。(4)引申為裹扎。(5)在物體表面包裹或涂抹。
[上古音]:微部闕母,i?i[廣 韻]:於希切,上平8微,yī,止開三平微影[平水韻]:上平五微·去聲五未[粵 語]:ji1ji3[閩南語]:i1,u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