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i
  • 注音:ㄌㄧ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獨(dú)體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WET
  • 五筆98:IWET
  • 五行:
  • Unicode:U+6CB4
  • 四角號碼:38122
  • 倉頡輸入法:EOH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沴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沴字筆順
    捺捺橫撇捺撇撇撇
  • 沴字的組詞
    百?zèng)l 孛沴 毒沴 氛沴 乖沴 旱沴 橫沴 鴻沴 虹沴 荒沴 饑沴 歷沴 六沴 謬沴 逆沴 偏沴 傷沴 眚沴 水沴 屯沴 溫沴 邪沴 炎沴 妖沴 陰沴 余沴 災(zāi)沴
  • 基本解釋

    lì ? ㄌㄧˋ ◎ 渚,引申為阻水的高地:“跖魂負(fù)沴。” ◎ 災(zāi)害:沴氣。 ◎ 克,傷害:“唯金沴木?!? ◎ (氣)不和:“陰陽之氣有沴?!?/p>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lì? 〈名〉 (1) 水流不暢。引申為阻水的高地 [stagnation] 跖魂負(fù)沴?!稘h書》。顏師古注引 服虔曰:“沴,河岸之坻也。” (2) 舊謂天地四時(shí)之氣不和而生的災(zāi)害 [calamity] 如此再寒暑,百?zèng)l自避易?!奶煜椤墩龤飧琛? (3) 又如:沴戾(因氣不和而生的災(zāi)害);沴氣(災(zāi)害不祥之氣);沴疫(沴厲,沴疾。瘟疫)

  • 漢語字典

    [①][lì][《廣韻》郎計(jì)切,去霽,來。]亦作“沵1”。(1)水流不暢。(2)引申為阻水的高地。(3)舊謂天地四時(shí)之氣不和而生的災(zāi)害。(4)引申為相害,相傷。

    音韻參考

    [廣 韻]:郎計(jì)切,去12霽,lì,蟹開四去齊來[平水韻]:上聲十六銑·去聲八霽[國 語]:lì[粵 語]:leoi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沴; 康熙筆畫:9; 頁碼:頁613第10【唐韻】【集韻】【韻會(huì)】郞計(jì)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水不利也?!厩皾h·五行志】惟金沴木。又氣相傷謂之沴,沴猶臨蒞不和意也?!驹]】服虔曰:沴,害也。如淳曰:沴音拂戾之戾?!∮盅龤庖病!厩皾h·孔光傳】六沴之作?!驹]】沴,惡氣也?!∮炙疽?。【揚(yáng)雄·河?xùn)|賦】秦神下讋,跖魂負(fù)沴。【註】沴,河岸之坻也。 又【集韻】【韻會(huì)】【正韻】??徒典切,音殄。陵亂也?!厩f子·大宗師】隂陽之氣有沴?!∮帧炯崱磕私Y(jié)切,音涅。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