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jià
  • 拼音:jia
  • 注音:ㄐㄧㄚ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MHPE
  • 五筆98:MHPE
  • 五行:
  • Unicode:U+5E4F
  • 四角號碼:43232
  • 倉頡輸入法:LBJM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幏字拼音(帶聲調(diào))
    jià
  • 幏字筆順
    豎折豎捺捺折橫撇折撇撇撇捺
  • 基本解釋

    jià ? ㄐㄧㄚˋ ◎ 古代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作為賦稅交納的布。亦稱“賨布”。

  • 漢語字典

    [①][jià][《廣韻》古訝切,去禡,見。][《廣韻》古牙切,平麻,見。]古代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所織的布名。

    音韻參考

    [廣 韻]:古牙切,下平9麻,jiā,假開二平麻見[平水韻]:下平六麻[國 語]:jiā,jià[粵 語]:gaa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巾字部】 幏;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335第06【唐韻】古訝切【集韻】居迓切【韻會】居訝切【正韻】居亞切,??音駕?!居衿啃U布也?!卷崟繚h制名,賦蠻布爲(wèi)幏,猶中國言稅也。【左思·魏都賦】賨幏積墆,琛幣充牣?!∮帧緩V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