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yu
  • 注音:ㄩ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MJMY
  • 五筆98:MJMY
  • 五行:
  • Unicode:U+5D4E
  • 四角號(hào)碼:26727
  • 倉頡輸入法:UWL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5168
提交資料
  • 嵎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嵎字筆順
    豎折豎豎折橫橫豎折豎橫捺
  • 嵎字的組詞
    八嵎 東嵎 封嵎 負(fù)嵎 海嵎 虎負(fù)嵎 山嵎 隈嵎
  • 基本解釋

    yú ?ㄩˊ ◎ 山彎曲的地方。 ◎ 同“隅”。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yú? 〈名〉 (1) (形聲。從山,禺聲。本義:封嵎之山) (2) 山勢(shì)彎曲險(xiǎn)阻的地方 [mountain recess] 虎負(fù)嵎。——《孟子》 (3) 又如:嵎虎(負(fù)嵎之虎);嵎夷(古代指山東東部濱海地區(qū)) (4) 通“隅”。偏僻的地方 [outlying place] 息肩棲南嵎?!Ф荨妒鰬选? (5) 又如:嵎角(角落);嵎谷(神話傳說中的日落之處)詞性變化 yú? 〈形〉 山高的樣子 [towering]。如:嵎嵎(山高的樣子)

  • 漢語字典

    [①][yú][《廣韻》遇俱切,平虞,疑。](1)山勢(shì)曲折險(xiǎn)峻處。(2)山高貌。參見“嵎峗”、“嵎嵎”。(3)通“隅”。偏僻之地;角落。(4)山名。

    音韻參考

    [廣 韻]:虞俱切,上平10虞,yú,遇合三平虞疑[平水韻]:上平七虞[國 語]:yú[粵 語]:jyu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山字部】 嵎;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316第19【唐韻】虞俱切【廣韻】【集韻】【韻會(huì)】元俱切,??音虞。【說文】封嵎之山,在吳楚閒,汪芒氏之國?!拘煸弧堪呆斦Z,防風(fēng)氏,守封嵎之山者也?!∮謲芬模粘鎏??!緯虻洹空瑣芬脑粫?。又【禹貢】嵎夷旣略?!驹]】今登州之地?!∮稚角粛??!久献印炕⒇?fù)嵎。又【支遁述懷詩】息肩棲南嵎。與隅通。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