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ì
  • 拼音:shi
  • 注音:ㄕ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JGH
  • 五筆98:TJGH
  • 五行:
  • Unicode:U+5FA5
  • 四角號(hào)碼:26281
  • 倉頡輸入法:HOAM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徥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ì
  • 徥字筆順
    撇撇豎豎折橫橫橫豎橫撇捺
  • 基本解釋

    shì ? ㄕˋ ◎ 苗條的樣子。 ◎ 行走的樣子。 ◎ 古同“是”,準(zhǔn)則。 ◎ 古同“恃”,依仗。

  • 漢語字典

    [①][shì][《廣韻》承紙切,上紙,禪。][《廣韻》池爾切,上紙,澄。](1)偕行貌。(2)同“恃”。

    音韻參考

    [廣 韻]:承紙切,上4紙,shì,止開三上支A常[國 語]:chí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下】【彳字部】 徥;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369第09【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菊f文】徥徥,行貌。 又【廣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匙上聲。【廣韻】行貌。朝鮮語也?!∮帧炯崱客今斍?,音?。義同。 又【廣韻】池爾切【集韻】丈尒切,??音豸?!炯崱啃醒醚弥^之徥?!∮帧炯崱慷冉郧?,音??。徍徥,行貌?!∮帧緭P(yáng)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細(xì)而有容謂之貌,或曰徥?!驹]】言徥偕也?!踞屛摹繌?,度皆反。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