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kuài
  • 拼音:kuai
  • 注音:ㄎㄨㄞˋ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WFCB
  • 五筆98:WFCB
  • 五行:
  • Unicode:U+90D0
  • 四角號碼:87727
  • 倉頡輸入法:XOI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738
提交資料
  • 鄶字拼音(帶聲調(diào))
    kuài
  • 鄶字筆順
    撇捺橫橫折捺折豎
  • 鄶字的組詞
    鄶下無譏 鄶下 邾鄶 自鄶以下 自鄶無譏 自鄶而下 自鄶
  • 與鄶相關(guān)的成語
    鄶下無譏 自鄶無譏 自鄶而下
  • 基本解釋

    (鄶) kuài ?ㄎㄨㄞˋ ◎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密縣東北。 ◎ 姓。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鄶 Kuài 〈名〉 (1) 中國周朝國名 [Kuai state] 鄶,祝融之后, 妘姓所封 澮洧之間, 鄭滅之。從邑,會聲?!墩f文》 (2) 公元前769年為鄭所滅,在今河南密縣東北。如:鄶下(鄶下無譏。言其微不足道) (3) 姓

  • 漢語字典

    [①][kuài]“鄶1”的繁體字。(1)古國名。妘姓。相傳為祝融之后。周初封國,后為鄭武公所災(zāi)。故地在今河南省鄭州市南。(2)指《詩·檜風(fēng)》。參見“鄶下無譏”。(3)姓。宋有鄶士隆。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九泰[粵 語]:ku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邑字部】 鄶;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271第12【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檜。國名。【說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閒,鄭武公滅之?!咀髠鳌べ胰辍苦嵨姆蛉藬慷嶂敵侵隆!驹]】鄶城,故鄶國,在滎陽密縣東北?!⊥ㄗ鳈u?!驹姟u風(fēng)註】檜,國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今之鄭州,卽其地也。 又姓。【集韻】宋有鄶士隆。備考:【字彙補】同鄶。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