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i
  • 注音:ㄌㄧˋ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WVO
  • 五筆98:UQOY
  • 五行:
  • Unicode:U+9D17
  • 四角號碼:07127
  • 倉頡輸入法:YTHA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鴗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鴗字筆順
    捺橫捺撇橫撇豎折橫橫橫折捺捺捺捺
  • 基本解釋

    lì ? ㄌㄧˋ ◎ 翠鳥的別稱:山鴗。斑鴗。

  • 漢語字典

    [①][lì][《廣韻》力入切,入緝,來。]鳥名。魚狗。俗稱天狗。體小,嘴長,尾短。羽多翠色,可供嵌鑲飾品用。主食魚蝦。

    音韻參考

    [廣 韻]:力入切,入26緝,lì,深開三入侵A來[粵 語]:lap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鳥字部】 鴗;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85第18【唐韻】【集韻】??力入切,音立。【爾雅·釋鳥】鴗,天狗?!竟]】小鳥也。靑似翠,喙紅,項下白,食魚。江東呼爲水狗。亦名翠孥?!颈静荨棵~師?!緺栄乓怼恐^之魚狗。又名魚虎。【正字通】又名翠碧鳥。與翡翠鳥別。陸龜蒙詩:紅襟翠翰兩參差,徑拂煙華上細枝。春水漸生魚易得,不辭風雨坐多時。崔德符《通羊驛》詩:翠裘錦帽初相識,魚虎彎環(huán)掠岸飛。??指鴗言。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