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du
  • 注音:ㄉㄨ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FLM
  • 五筆98:IFLM
  • 五行:
  • Unicode:U+7006
  • 四角號碼:34186
  • 倉頡輸入法:EGW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瀆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瀆字筆順
    捺捺橫橫豎橫豎折豎豎橫豎折橫橫橫撇捺
  • 基本解釋

    dú ? ㄉㄨˊ

  • 漢語字典

    [①][dú][《廣韻》徒谷切,入屋,定。]亦作“凟1”。“竇2”的被通假字。亦作“豄1”?!盀^1”的繁體字。(1)溝渠。(2)江河大川。(3)指瀆谷水。(4)見“瀆山”。(5)濫;過度;煩瑣。(6)敗亂;混雜。(7)通“嬻”。褻瀆,輕慢。(8)通“黷”。貪求;玷污。(9)姓。漢有瀆弘之。[②][dòu][《集韻》大透切,去候,定。]通“竇1”?!盀^2”的繁體字。洞穴。

    音韻參考

    [上古音]:屋部定母,dok[廣 韻]:徒谷切,入1屋,dú,通開一入東定[平水韻]:去聲二十六宥·入聲一屋[國 語]:dú,dòu[粵 語]:duk6[閩南語]:tok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瀆;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658第34【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牘?!菊f文】溝也?!緺栄拧め屗孔以粸^?!∮纸踊礉?jì)爲(wèi)四瀆。【釋名】瀆,獨(dú)也。各獨(dú)出其水而入海也?!景谆⑼āぱ册髌繛^者,濁也。中國垢濁,發(fā)源東注海,其功著大,故稱瀆?!撅L(fēng)俗通·山澤篇】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中∏??!举Z誼·弔屈原賦】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謵?,重複也?!疽住っ韶浴吭偃秊^,瀆則不告?!∮致病!疽住だM辭】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又易也?!咀髠鳌こ墒辍繛^齊盟而食話言。 又山名?!臼酚洝し舛U書】瀆山,蜀之汶山也?!∮帧炯崱俊卷崟俊菊崱??大透切,音豆。句瀆,地名?!咀髠鳌せ甘辍抗八喂擞诰錇^之丘?!∮峙c竇同。【左傳·襄三十年】伯有自墓門之瀆入。瀆,徐邈音豆??甲C:〔【爾雅·釋水】江湖淮濟(jì)爲(wèi)四瀆?!场≈?jǐn)照原文江湖改江河。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