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狐 hú ? ㄏㄨˊ ◎ 哺乳動物的一屬,形狀略像狼。毛赤黃色,性狡猾多疑,遇見攻擊時肛門放出臭氣,乘機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稱“狐貍”):狐臭(腋下臭氣)。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傳說狐貍將死,頭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 姓。
◎ 狐 fox
詳細(xì)字義◎ 狐 hú? 〈名〉 (1) (形聲。從犬,瓜聲。本義:狐貍) (2) 同本義 [fox] 朕狐疑?!稘h書·文帝紀(jì)》。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故言疑者稱狐疑?!? 小狐汔濟?!兑住の礉? 狐鳴呼曰?!妒酚洝り惿媸兰摇? 狐裘不暖錦衾薄?!啤?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狐憑鼠伏。——《廣東軍務(wù)記》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傳說狐貍能修煉成仙,化為人形,與人來往) (4) 喻壞人,小人 [bad person]。如:狐唱梟和(喻壞人互相呼應(yīng));狐狼(喻奸詐兇惡);狐鼠(喻小人;壞人);狐鳴梟噪(喻小人囂張);狐禪(異端邪說)
[①][hú][《廣韻》戶吳切,平模,匣。](1)獸名。形似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色一般呈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雜食蟲類、小型鳥獸、野果等。毛皮極為珍貴。通稱狐貍。(2)喻壞人、小人。參見“狐羣狗黨”。(3)舊時戲曲行當(dāng)名。雜劇九種角色之一。(4)謂行動肆無忌憚。(5)見“狐祥”。(6)姓。見《通志·氏族略四》。
[上古音]:魚部喻三母,hua[廣 韻]:戸吳切,上平11模,hú,遇開一平模匣[平水韻]:上平七虞[粵 語]:wu4[閩南語]:ho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