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kǔn
  • 拼音:kun
  • 注音:ㄎㄨㄣˇ
  • 部首筆畫(huà):4
  • 總筆畫(huà):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LSY
  • 五筆98:SLSY
  • 五行:
  • Unicode:U+68B1
  • 四角號(hào)碼:46900
  • 倉(cāng)頡輸入法:DW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梱字拼音(帶聲調(diào))
    kǔn
  • 梱字筆順
    橫豎撇捺豎折橫豎撇捺橫
  • 梱字的組詞
    沒(méi)成梱 門梱 逾梱
  • 基本解釋

    kǔn ? ㄎㄨㄣˇ ◎ 門限:“外言不入于梱,內(nèi)言不出于梱”。 ◎ 古同“閫”,指國(guó)門。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kǔn? 〈名〉 (1) 門檻 [threshold] 使高其梱張釋之。——《史記·循吏傳》 莫不始乎梱內(nèi)?!稘h書(shū)·匡衡傳》 外言不入于梱?!抖Y記·曲禮上》 (2) 又如:梱內(nèi)(門內(nèi)。指家室)詞性變化 kǔn? 〈動(dòng)〉 假借為“稇”。捆,束 [tie up] 既拾取矢梱之?!秲x禮·大射儀》 梱纂組?!痘茨献印っ憚?wù)》

  • 漢語(yǔ)字典

    [①][kǔn][《廣韻》苦本切,上混,溪。](1)門限。(2)叩,敲擊。(3)至。參見(jiàn)“梱復(fù)”。(4)梱束。[②][kùn][《集韻》苦悶切,去圂,溪。]使之齊平。

    音韻參考

    [廣 韻]:牛昆切,上平23魂,wén,臻合一平魂疑[平水韻]:上聲十三阮[國(guó) 語(yǔ)]:kǔn[粵 語(yǔ)]:kwan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梱; 康熙筆畫(huà):11; 頁(yè)碼:頁(yè)531第04【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苦本切,音閫。【說(shuō)文】門橛也?!拘煸弧块T兩旁挾門短限也。古者多乗車,門限必去之也。 又【韻會(huì)】梱,猶款也???,扣也。人物出入多扣觸之也?!径Y·曲禮】外言不入于梱,內(nèi)言不出于梱?;蜃鏖€。【周禮·大司??·軍??疏】梱外之事,將軍裁之?!∮帧緭P(yáng)子·方言】梱,就也?!驹]】梱梱,成就貌?!∮帧炯崱俊绢惼俊菊崱??苦悶切,音困。齊等也?!緝x禮·大射儀】旣拾取矢梱之?!∮謼y復(fù),謂矢至侯不著而復(fù)反也?!敬笊鋬x】中離維綱,揚(yáng)觸梱復(fù)。公則釋獲,衆(zhòng)則不與?!∮帧緩V韻】牛昆切,音??!緺栄拧め屇尽矿倵y?!驹]】未詳。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