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o
  • 注音:ㄅㄛ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SGG
  • 五筆98:QSGG
  • 五行:
  • Unicode:U+9262
  • 四角號碼:85130
  • 倉頡輸入法:CD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鉢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鉢字筆順
    撇捺橫橫豎捺撇橫橫豎撇捺橫
  • 鉢字的組詞
    寶鉢 畢鉢羅 持鉢 傳衣鉢 傳鉢袋 墮羅鉢底 法鉢 飯鉢 佛鉢 火鉢 擊鉢催詩 擊鉢 家鉢 降龍鉢 龍鉢 木鉢 捺鉢 納鉢 瓶鉢 乳鉢 三摩鉢提 沙鉢 石鉢 四鉢 蒜鉢子 鐵鉢 托鉢 瓦鉢 歙鉢 行鉢 髹鉢 沿門托鉢 沿門讬鉢 沿門持鉢 衣鉢相傳 衣鉢 營養(yǎng)鉢 優(yōu)曇鉢 優(yōu)鉢曇 優(yōu)鉢羅 云鉢 齋鉢 展鉢 杖鉢
  • 基本解釋

    bō ?ㄅㄛˉ ◎ 見“缽”。

  • 漢語字典

    [①][bō][《廣韻》北末切,入末,幫。]亦作“盋1”?!袄?”的繁體字。亦作“缽1”。(1)梵語缽多羅(pātra)的省稱。意為“應(yīng)器”。僧人食具。底平,口略小,形圓稍扁。用泥或鐵等制成。(2)盛器。形似盆而小,用來盛飯、菜、茶水等。(3)指衣缽。前人傳下來的思想、學(xué)術(shù)、技能等。

    音韻參考

    [廣 韻]:北末切,入13末,bo,山合一入桓幫[粵 語]:but3[閩南語]:poa3,poah8,poat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鉢;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302第06【廣韻】【集韻】【韻會】??北末切,音潑?!居衿科饕?。【蘇軾·宸奎閣??】廬山僧懷璉,持律嚴甚。上常賜以龍腦鉢盂,璉對使者焚之,曰:吾法以瓦鐵食,此鉢非法。使者歸奏,上嘉歎。又【梵書】自釋迦相傳有衣鉢,世相付受。後魏天竺國王子號達磨,出家入南海,齎衣鉢航海。至梁詣武帝,隱嵩山少林寺,以其法傳慧可?!∮址参锵鄠?,皆曰衣鉢?!竟沤衩t集】和凝第十三名及第,後知舉,取范質(zhì)第十三名,質(zhì)往謝。凝曰:公文合在中選屈就,此傳老夫衣鉢耳。未幾,凝入相。後質(zhì)拜相,有登庸衣鉢亦相傳之句。又【蘇軾詩】傳家有衣鉢。【註】家學(xué)有素也?!∮帧緩V韻】亦作盋?!厩皾h·東方朔傳註】盂若盋而大,俗謂盋盂?!∮譄o花果名優(yōu)曇鉢。【廣志】狀似枇杷,不花而實。 又葉音瞥。【蘇軾·??梅詩】君行適吳我適越,笑指西湖作衣鉢。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