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i
  • 注音:ㄅㄧ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JTLX
  • 五筆98:JTLX
  • 五行:
  • Unicode:U+8795
  • 四角號(hào)碼:56112
  • 倉頡輸入法:XLIH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螕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螕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捺撇豎折撇捺橫橫折撇折
  • 基本解釋

    bī ? ㄅㄧˉ ◎ 寄生在牲畜、禽鳥身上的虱子。

  • 漢語字典

    [①][bī][《廣韻》邊兮切,平齊,幫。]牛虱。寄生在人、畜身上的小昆蟲。吸食血液,傳染疾病。[②][pī][《集韻》頻脂切,平脂,並。]見“螕2”。

    音韻參考

    [廣 韻]:邊兮切,上平12齊,bī,蟹開四平齊幫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螕;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093第23【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音???!菊f文】齧牛蟲也?!颈静荨颗Nt,一名牛螕?!∮峙c蚍通?!厩皾h·五行志】劉歆以爲(wèi)蝝,螕??之有翼者。孟康曰:螕??,音蚍蜉?!∮帧炯崱炕蜃??,通作螕。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