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xún
  • 拼音:xun
  • 注音:ㄒㄩㄣ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OVAF
  • 五筆98:OVAF
  • 五行:
  • Unicode:U+71D6
  • 四角號碼:97846
  • 倉頡輸入法:FSM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129
提交資料
  • 燖字拼音(帶聲調(diào))
    xún
  • 燖字筆順
    捺撇撇捺折橫橫橫豎橫豎折橫橫豎捺
  • 燖字的組詞
    炮燖 烹燖
  • 基本解釋

    xún ? ㄒㄩㄣˊ ◎ 用火燒熟。 ◎ 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祭禮有腥、燖、熟三獻(xiàn)?!? ◎ 方言,用開水燙后去毛:揚湯燖毛。鴨毛不燖不凈。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xún? 〈動〉 (1) 把已宰殺的豬或雞等用熱水燙后去掉毛 [hot-water depilate] 揚湯燖毛,毛須彌聚?!搜a(bǔ)之《豬齒臼化佛贊》 (2) 又如:燖毛;燖雞 (3)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湯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 [boil meat] 祭禮有腥、燖、熟三獻(xiàn)?!巍?沈括《夢溪筆談》

  • 漢語字典

    [①][xún][qián][《廣韻》徐鹽切,平鹽,邪。][《集韻》徐心切,平侵,邪。](1)將肉放在熱湯中使之半熟。亦泛指煮肉。(2)燖毛。(3)同“燂”。烤。

    音韻參考

    [廣 韻]:徐鹽切,下平24鹽,xián,咸開三平鹽A邪[平水韻]:下平十二侵·下平十四鹽[粵 語]:cam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中】【火字部】 燖;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683第17【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尋?!居衿勘咀鳠?。詳燂字註?!∮帧炯崱炕蜃鳠??!緝x禮·有司徹】乃燅尸俎?!驹]】古文燅皆作尋。記或作燖。春秋傳曰:若可燖也,亦可寒也?!虬醋髠靼?,今本作若可尋也。 又【集韻】慈鹽切【韻會】昨鹽切,??音潛?!居衿勘咀鳠??!炯崱可蛉忪稖病;蜃鳡w煔?!緝x禮·聘禮註】膚豕肉也。惟燖者有膚。【釋文】燖,劉音尋。一本作爓,音潛。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徐廉切,??音閻?!緩V韻】本作燅。詳燅字註。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