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pi
  • 注音:ㄆㄧ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ERTF
  • 五筆98:ERTF
  • 五行:
  • Unicode:U+813E
  • 四角號碼:76240
  • 倉頡輸入法:BHH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2713
提交資料
  • 脾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脾字筆順
    撇折橫橫撇豎折橫橫撇橫豎
  • 脾字的組詞
    不傷脾胃 調(diào)脾 發(fā)脾氣 發(fā)脾寒 感人心脾 感人心脾 肝脾 肝脾 寒脾 壞脾氣 假虛脾 鐫脾琢腎 賣虛脾 沒脾氣 蜜脾 鬧脾氣 牛脾氣 脾氣門 脾臟 脾性 脾泄 脾析 脾胃 脾味 脾土 脾氣 脾臄 脾家 脾和 脾大 脾憋 凄入肝脾 沁透心脾 沁入心脾 沁人心脾 沁脾 青脾 軟調(diào)脾 傷脾胃 詩脾 石脾 耍脾氣 痛入心脾 宛脾 仙靈脾 心脾 醒脾 虛脾 游走脾 燥脾胃
  • 與脾相關(guān)的成語
    感人心脾 沁人心脾 沁入心脾 痛入心脾
  • 基本解釋

    pí ? ㄆㄧˊ ◎ 人和動(dòng)物內(nèi)臟之一,在胃的左下側(cè),是重要的貯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臟。 ◎ 中醫(yī)學(xué)指五臟之一:脾胃。

    英文翻譯

    spleen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pí? 〈名〉 (1) (形聲。從月(肉);卑聲。本義:脾臟。人和脊椎動(dòng)物的內(nèi)臟之一,是貯血和產(chǎn)淋巴與抗體的器官,有調(diào)節(jié)新陳代謝的作用。中醫(yī)稱“五臟”之一) (2) 同本義 [spleen] 脾,土藏也。——《說文》 脾者,謂之主?!洞呵镌? 祭先脾?!抖Y記·月令》 (3) 又如:脾土(中醫(yī)用語,指脾);脾析(牛胃);脾家(脾臟所在之處);脾和(脾性相合,意氣相投);脾味(興趣愛好;脾性,脾氣) (4) 通“髀”。大腿 [hip] 鴻蒙方將拊脾雀躍而游?!肚f子·在宥》 達(dá)于右脾?!豆騻鳌せ腹哪辍? (5) 通“膍”。牛胃 [tripe of ox] 嘉殽脾臄,或歌或咢?!对姟ご笱拧ば腥敗? 蠃醢脾析。——《周禮·天官·醢人》

  • 漢語字典

    [①][pí][《廣韻》符支切,平支,並。]亦作“腗1”。(1)人或高等動(dòng)物的內(nèi)臟之一。在胃的左側(cè)。其功能在制造血球、破壞血球,調(diào)節(jié)血量,產(chǎn)生淋巴球與抗體等。(2)通“膍”。牛胃。[②][pái][《集韻》蒲街切,平佳,並。]亦作“腗2”。用同“牌”。[③][bì][《集韻》部禮切,上薺,並。][《廣韻》補(bǔ)弭切,上紙,幫。]亦作“腗3”。通“髀1”。(1)大腿。(2)劍近刃處。

    音韻參考

    [廣 韻]:符支切,上平5支,pí,止開三平支A並[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pei4[閩南語]:p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脾;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985第23【唐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音陴?!菊f文】土藏也?!拘煸弧科⒅餍挪刂荆派锻??!景谆⑼ā科⒅疇?wèi)言裨也?!卷崟课淖釉唬浩?wèi)風(fēng)?!净茨献印ぞ裼?xùn)】脾爲(wèi)雷?!踞屆科?,裨也。在胃下。脾助胃氣,主化穀也。【禮·月令】孟春之月,祭先脾。 又可爲(wèi)殽?!驹姟ご笱拧考螝テ⒛敗!径Y·內(nèi)則】兔爲(wèi)宛脾?!驹]】宛脾,聶而切之。又【鴇奧鹿胃註】鴇奧,脾肶也。【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shí)葵菹蠃醢,脾析麤醢,蜃蚳醢,豚拍魚醢?!驹]】脾析,牛百葉也?!∮帧静┭拧恐挂??!緭P(yáng)子·方言】鋪脾,止也。【註】義有不同,故異訓(xùn)之?!∮帧静┭拧??也?!∮忠孛!咀髠鳌ざㄎ迥辍孔游鳡?wèi)王輿服,以保路國于脾洩?!驹]】脾洩,楚邑也?!∮帧炯崱科呀智校襞?。牛百葉?!局芏Y·天官·醢人脾析釋文】徐讀蒲佳反。 又【集韻】匹計(jì)切,音膍。盛肥也。 又【五音集韻】??履切,音匕。股也。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