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áo
  • 拼音:ao
  • 注音:ㄠˊ
  • 部首筆畫:12
  • 總筆畫:22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GQTV
  • 五筆98:GQTX
  • 五行:
  • Unicode:U+9F07
  • 四角號碼:58717
  • 倉頡輸入法:GKRX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鼇字拼音(帶聲調(diào))
    áo
  • 鼇字筆順
    橫橫豎橫折撇撇橫撇捺豎折橫橫豎折橫豎橫橫折橫橫
  • 鼇字的組詞
    補鼇 戴山鼇 釣鼇客 釣鼇竿 釣鼇 獨占鼇頭 斷鼇立極 海上釣鼇客 海鼇 架鼇 金鼇玉蝀 金鼇 連六鼇 連鼇跨鯨 連鼇 靈鼇 六鼇 鵬鼇 云鼇
  • 基本解釋

    áo ? ㄠˊ ◎ 同“鰲”。

  • 漢語字典

    [①][áo][《廣韻》五勞切,平豪,疑。]亦作“鰲1”。(1)傳說中海中能負(fù)山的大鱉或大龜。(2)指宮禁。參見“鼇宮”。(3)特指翰林院。參見“鼇圖”。

    音韻參考

    [廣 韻]:五勞切,下平6豪,áo,效開一平豪疑[平水韻]:下平四豪[粵 語]:ngou4[閩南語]:go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黽字部】 鼇;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1524第24【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菊f文】海中大鱉也?!居衿總髟唬河猩耢`之鼇,背負(fù)蓬萊之山,在海中。【史記·三皇本紀(jì)】女媧氏斷鼇足,以立四極?!∷鬃黯?,非是。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