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昧 mèi ? ㄇㄟˋ ◎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還未明亮?xí)r)。 ◎ 昏,糊涂,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認(rèn)識)。 ◎ 目不明:“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 ◎ 隱藏,隱瞞:曖昧。昧心(違背良心做壞事)。 ◎ 冒犯:冒昧(多作謙辭)。
◎ 昧 be ignorant of hide
詳細(xì)字義◎ 昧 mèi? 〈形〉 (1) (形聲。從日,未聲。從日,與光線有關(guān)。本義:昏暗不明) (2) 同本義 [obscure] 昧,冥也。——《廣雅·釋詁四》 時(shí)甲子昧爽。——《書·牧誓》 日昧昧其將暮?!冻o·九章·懷沙》 君昧爽而櫛冠。——《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謂初曉尚暗之時(shí)?!? 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則昧?!痘茨献印ぴ馈? 雖昧必亮?!逗鬂h書·蘇竟傳》 愚者昧于成事?!稇?zhàn)國策·趙策》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xiǎn)隘?!冻o·離騷》 輕身而昧大義?!濉?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昧旦(天未全亮的時(shí)候);昧然(昏暗不明的樣子);昧昧(昏暗不明的樣子);昧色(暮色);昧明(天未全明的時(shí)刻;拂曉) (4) 眼不明的樣子 [blind] 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5) 愚昧;糊涂 [be ignorant of;have hazy notions about] 兼弱攻昧?!蹲髠鳌ば辍? (6) 又如:昧陋(愚昧淺陋);味瞀(昏聵;糊涂);昧昧(糊涂無知);昧錯(cuò)(糊涂出錯(cuò))詞性變化 ◎ 昧 mèi? 〈動(dòng)〉 (1) 掩蔽;欺騙 [conceal;hide;delude] 吾家碑不昧?!鸥Α痘罔? (2) 又如:昧公義(埋沒了公理和正義);昧心咒(昧了良心該受什么報(bào)應(yīng)的誓言);昧心錢(壞了良心賺來的錢);昧蔽(隱瞞);昧詭(隱秘;詭秘);昧密(猶隱晦) (3) 違背 [do evil against] 今日果成妙計(jì),捉了唐僧,就好昧了前言?——《西游記》 (4) 又如:昧信(背信;失信);昧良心;昧心 (5) 貪,貪圖 [be greedy for]。如:昧利(貪利);昧私(貪圖私利);昧冒(貪圖) (6) 冒犯 [offense] 丞相臣斯昧死言。——《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7) 又如:昧死(冒死;冒昧);昧犯(冒犯)
[①][mèi][《廣韻》莫佩切,去隊(duì),明。]“沬3”的被通假字?!懊?”的被通假字。(1)暗;昏暗。(2)目不明。(3)愚昧;胡涂。(4)迷亂;惑亂。(5)借指昏亂的國家和昏聵無知的人。(6)蒙蔽;掩蓋。(7)不相識;不了解。(8)隱晦;不明顯。(9)違背。(10)喪失;埋沒。(11)貪;貪圖。(12)冒;冒犯。(13)星名。(14)古代東方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②][wěn]割。[③][mò]人名。春秋吳有馀昧。
[廣 韻]:莫貝切,去14泰,mèi,蟹開一去泰明[平水韻]:去聲九泰·去聲十一隊(duì)[唐 音]:*m??i[國 語]:mèi[粵 語]:mui6[閩南語]:ma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