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máng
  • 拼音:mang
  • 注音:ㄇㄤˊ
  • 部首筆畫:10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CDNE
  • 五筆98:CODY
  • 五行:
  • Unicode:U+99F9
  • 四角號(hào)碼:73314
  • 倉(cāng)頡輸入法:SFIU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駹字拼音(帶聲調(diào))
    máng
  • 駹字筆順
    橫豎橫橫豎折捺捺捺捺橫撇折撇撇撇捺
  • 駹字的組詞
    青駹馬 冉駹
  • 基本解釋

    máng ? ㄇㄤˊ ◎ 青色的馬。 ◎ 雜色的牲口:“用駹可也。”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máng? 〈名〉 (1) 面、額白色的黑的馬 [black and white horse]。如:駹馬(白面黑馬) (2) 古部族名 [Man tribe],漢武帝時(shí)在其地置汶山郡,在今四川茂縣、汶川、理縣一帶

  • 漢語(yǔ)字典

    [①][máng][《廣韻》莫江切,平江,明。](1)面、額白色的黑馬。(2)青色馬。(3)雜色。(4)指雜色牲。(5)古部族名。漢武帝時(shí)以其地置汶山郡,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和汶川、理縣一帶。

    音韻參考

    [廣 韻]:莫江切,上平4江,máng,江開二平江明[平水韻]:上平三江[粵 語(yǔ)]:mong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馬字部】 駹; 康熙筆畫:17; 頁(yè)碼:頁(yè)1439第12【唐韻】【集韻】【韻會(huì)】??莫江切,音厖?!居衿狂R黑白毛也。【爾雅·釋畜】面顙皆白惟駹。【前漢·匈奴傳】圍高帝於白登,漢兵不得相救。匈奴騎,其西方盡白,東方盡駹,北方盡驪,南方盡騂?!驹]】駹,靑馬也?!∮帧局芏Y·秋官·犬人】用駹可也。【註】駹謂不純色也?!臼琛恐^雜色牲。 又國(guó)名?!臼酚洝の髂弦膫鳌咳今犠畲??!驹]】應(yīng)劭讀龎?!∮炙?。【華陽(yáng)國(guó)志】汶江道,濊水駹水出焉。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