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e
  • 注音:ㄌㄜˋ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QGAL
  • 五筆98:QGAE
  • 五行:
  • Unicode:U+9CD3
  • 四角號碼:24127
  • 倉頡輸入法:NMTJ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403
提交資料
  • 鰳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鰳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豎橫橫橫豎豎橫豎折橫橫豎折撇
  • 基本解釋

    (鰳) lè ? ㄌㄜˋ ◎ 〔鰳魚〕身體側(cè)扁,腹部有硬刺,生活在海中,為重要食用魚類。亦稱“鲙魚”、“白鱗魚”、“曹白魚”。 ◎ (鰳)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鰳 lè? 〈名〉 鰳魚 [Chinese herring],身體側(cè)扁,銀白色,頭小,鰓孔大,無側(cè)線。生活在海中。也叫“鱠(快)魚”、“白鱗魚”或“曹白魚”

  • 漢語字典

    [①][lè][《篇海類編》歷得切]“鰳1”的繁體字。名鲙魚、白鱗魚、曹白魚。魚綱鯡科。身體側(cè)扁,銀白色。頭小,鰓孔大。無側(cè)線,無須。生活在海中。是一種重要的食用魚類。

    音韻參考

    [粵 語]:lak6[閩南語]:lat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鰳; 康熙筆畫:22; 頁碼:頁1480第51【篇海】歷得切,音勒?!菊滞ā况橍~以四月至海上,漁人聽水聲取之。狀如鰣魚,小首細(xì)鱗,腹下有硬刺,乾曰鰳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