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án
  • 拼音:yan
  • 注音:ㄧㄢˊ
  • 部首筆畫:9
  • 總筆畫:1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TEM
  • 五筆98:UTEM
  • 五行:
  • Unicode:U+9854
  • 四角號碼:01286
  • 倉頡輸入法:YHMB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顔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án
  • 顔字筆順
    捺橫捺撇橫撇撇撇撇橫撇豎折橫橫橫撇捺
  • 顔字的組詞
    婢膝奴顔 變顔變色 變顔 貶顔 鬢顔 蒼顔 孱顔 諂顔 塵顔 爨龍顔碑 顛顔 酡顔 鈍顔 發(fā)顔 豐顔 皓首蒼顔 鶴發(fā)童顔 回顔 瘠顔 霽顔 見顔 開顔 離顔 麗顔 龍顔鳳姿 龍顔 靦顔事仇 靦顔 赧顔 膩顔帢 諾顔 癯顔 軀顔 圣顔 鮐顔 頑顔 嚴(yán)顔 黝顔 鑿顔壞 赭顔 鑄顔 駐顔益壽 駐顔 貯顔 壯顔
  • 基本解釋

    yán ? ㄧㄢˊ ◎ 見“顏”。

  • 漢語字典

    [①][yán][《廣韻》五姦切,平刪,疑。]“顏1”的繁體字?!邦?”的新字形。(1)額頭。即眉上發(fā)下、兩額角間部分。(2)面容;臉色。(3)指形貌。(4)指臉皮。(5)體面;面子。(6)顯著。(7)指堂上或門楣上的匾額。(8)指題字于匾額或書籍封面上。(9)顏色;色彩。(10)(排在)前面。參見“顔行”。(11)古代帽子的一種。其形似古皮弁,以縑帛為之。(12)姓。[②][yá][《集韻》宜佳切,平佳,疑。]通“厓1”?!邦?”的繁體字?!邦?”的新字形。水邊;山邊。

    音韻參考

    [廣 韻]:五姦切,上平27刪,yán,山開二平刪疑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頁字部】 顔;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407第17【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眼平聲?!菊f文】眉目之閒也?!驹姟む{風(fēng)】子之淸揚,揚且之顔也?!久珎鳌款?,額角豐滿也?!咀髠鳌べ揖拍辍刻焱贿`顔咫尺?!军S帝素問】心熱者,顔先赤。【揚子·方言】??、頟、顔,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謳绢?。【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wèi)服妖?!∮帜穷?。外國語,猶華言大人?!∮稚填?,山名?!厩皾h·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皱铑?,山高貌?!練W陽修詩】空碧更孱顏?!∮中?。【姓苑】出瑯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又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wèi)氏?!∮止磐ūw韻,音銀?!咎K軾·祭韓忠獻(xiàn)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