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生僻字
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u
  • 注音:ㄅㄨ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SGOY
  • 五筆98:SGOG
  • 五行:
  • Unicode:U+91AD
  • 四角號碼:12685
  • 倉頡輸入法:MWTC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8219
提交資料
  • 醭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醭字筆順
    橫豎折撇折橫橫豎豎捺撇橫捺撇橫橫橫撇捺
  • 醭字的組詞
    白醭 醭苔
  • 基本解釋

    bú ? ㄅㄨˊ ◎ 醋或醬油等表面上長的白色霉。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ú? 〈名〉 醋或醬油等表面上長的白色霉 [mold mould]。如:醭苔(發(fā)霉時表面生的白毛)

  • 漢語字典

    [①][bú][《廣韻》普木切,入屋,滂。]酒、醬、醋等因敗壞而生的白霉。亦泛指一切東西受潮而表面出現(xiàn)霉斑。

    音韻參考

    [廣 韻]:普木切,入1屋,pu,通開一入東滂[平水韻]:入聲一屋[粵 語]:buk6pok3[閩南語]:phu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酉字部】 醭;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1287第25【廣韻】【集韻】普木切【正韻】普卜切,??音攴?!緩V韻】醋生白醭?!炯崱烤粕习?。 又【五音集韻】博木切,音卜。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