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si
  • 注音:ㄙˋ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CKG
  • 五筆98:QCKG
  • 五行:
  • Unicode:U+9236
  • 四角號碼:83160
  • 倉頡輸入法:CI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鈶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鈶字筆順
    撇捺橫橫豎捺撇橫折捺豎折橫
  • 基本解釋

    sì ? ㄙˋ ◎ 耒端。 ◎ 矛一類的兵器。

  • 漢語字典

    [①][sì][《廣韻》詳里切,上止,邪。]原始的翻土農(nóng)具。原為木制,后用金屬。[②][tái]化學(xué)元素“鉈”的舊譯。

    音韻參考

    [廣 韻]:詳里切,上6止,sì,止開三上之邪[粵 語]:to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鈶;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299第30【廣韻】詳里切【集韻】象齒切,??音似?!緩V韻】鋋鈶?!炯崱棵瑢僖??!∮帧炯崱坑?,音飴。【說文】耒耑也。本作枱?;蜃??耛?!∮帧炯崱吭斊澢?,音詞?!静┭拧勘?。【五音集韻】鎌柄也。【管子·輕重篇】耟耒耨懷鉊鈶。又橿權(quán)渠??緤,所以御春夏之事也?!炯崱勘咀鳀??;蜃鳀??。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