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JYJH
  • 五筆98:JYJH
  • 五行:
  • Unicode:U+86F4
  • 四角號碼:50124
  • 倉頡輸入法:LIYK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149
提交資料
  • 蠐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蠐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捺捺橫撇捺撇豎
  • 蠐字的組詞
    螬蠐 蠐領(lǐng) 蠐螬 蝤蠐項 蝤蠐領(lǐng) 蝤蠐頸 蝤蠐
  • 與蠐相關(guān)的成語
    楚腰蠐領(lǐng)
  • 基本解釋

    (蠐) qí ? ㄑㄧˊ ◎ 〔蠐螬〕金龜子的幼蟲,圓柱形,白色,身上有褐色毛,生活在土里,吃農(nóng)作物的根和莖,害蟲。俗稱“地蠶”、“土蠶”、“核桃蟲”。 ◎ (蠐)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蠐 qí?

  • 漢語字典

    [①][qí][《廣韻》徂奚切,平齊,從。]“蠐1”的繁體字。見“蠐螬”、“蝤蠐”。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八齊[粵 語]:ca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蠐;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083第15【唐韻】徂奚切【韻會】【正韻】前西切,??音齊。蠐螬,見螬字註?!∮烛摚婒衷]。 【說文】本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