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hàn
  • 拼音:han
  • 注音:ㄏㄢ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ABIB
  • 五筆98:ABIB
  • 五行:
  • Unicode:U+83E1
  • 四角號碼:44772
  • 倉頡輸入法:TNU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770
提交資料
  • 菡字拼音(帶聲調)
    hàn
  • 菡字筆順
    橫豎豎折豎捺橫撇捺折豎
  • 菡字的組詞
    菡萏
  • 基本解釋

    hàn ?ㄏㄢˋ ◎ 〔菡萏〕荷花的別稱,如“九龍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臺,希奇瑞相頭中現,菡菡蓮花足下開?!?/p>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hàn? (形聲。從艸,函聲。菡萏( dàn)。本義:荷花) 同本義 [lotus bloom] 迨至菡萏成花。——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 漢語字典

    [①][hàn][《廣韻》胡感切,上感,匣。]亦作“莟1”。見“菡萏”。

    音韻參考

    [廣 韻]:胡感切,上48感,hàn,咸開一上覃匣[平水韻]:上聲二十七感[粵 語]:aam2haam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菡;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038第22【唐韻】胡感切,音頷。【說文】菡萏?!拘煸弧枯?,猶含也,未吐之意。【詩·陳風】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緺栄拧め尣荨亢桑睫?,其華菡萏。◎按《說文》作?,《六書正譌》云:俗作菡,非。然考經文皆作菡,《六書正譌》之說太泥。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