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鷸 (鷸) yù ? ㄩˋ ◎ 鳥,羽毛茶褐色,嘴、腳都很長(zhǎng),趾間無蹼,常在水邊或田野中捕吃小魚、小蟲和貝類:鷸蚌相爭(zhēng),漁翁得利。
◎ 鷸 snipe
詳細(xì)字義◎ 鷸 鷸 yù? 〈名〉 (1) (形聲。從鳥,矞( yù?)聲。本義:水鳥鷸) (2) 同本義 [snipe] 鷸,翠鳥也。知天將雨。——《說文》 知天文者冠鷸?!抖Y記》 鷸如鶉,色蒼嘴長(zhǎng),在泥涂間鷸鷸聲,村民云田雞所化,亦鵪鶉類也。蘇秦所謂鷸蚌相持者,即此?!侗静菥V目》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稇?zhàn)國(guó)策》 (3) 又如:鷸鷸(水鷸鳥的叫聲);鷸冠(鷸毛冠。古代為天文者之冠) (4) 鷸科多數(shù)種類鳥的通稱 [tattler]。若干狩獵禽(沙錐屬Capella)之一,與丘鷸近似,但較小,有十分細(xì)長(zhǎng)的嘴,用它插入泥中搜尋蠕蟲和其他食物,上體通常雜黑褐色;皮黃色和栗色,尾和體側(cè)具有橫斑
[①][yù][《廣韻》餘律切,入術(shù),以。]“鷸1”的繁體字。(1)水鳥名。體色暗淡,喙細(xì)長(zhǎng),腿亦長(zhǎng),趾間沒有蹼。常棲田澤,捕食小魚及昆蟲。是一種候鳥。天將雨即鳴。(2)翠鳥的別名。(3)今為鷸科多種鳥的通稱。有時(shí)也專指鷸屬各種鳥。常見的有丘鷸、細(xì)嘴濱鷸、烏腳濱鷸、三趾鷸、闊嘴鷸等。(4)疾飛貌。[②][shù]“鷸2”的繁體字。見“鷸2子”。
[平水韻]:入聲四質(zhì)[粵 語(yǔ)]:wat6[閩南語(yǔ)]:ut8,lu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