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iū
  • 拼音:liu
  • 注音:ㄌㄧㄡ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GAL
  • 五筆98:IGJL
  • 五行:
  • Unicode:U+6F91
  • 四角號碼:31162
  • 倉頡輸入法:EML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澑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iū
  • 澑字筆順
    捺捺橫橫豎豎橫折折橫豎折橫豎橫
  • 基本解釋

    liū ? ㄌㄧㄡˉ ◎ 古同“溜”。

  • 漢語字典

    [①][liù][《廣韻》力救切,去宥,來。]亦作“澑1”。(1)古水名。(2)水流。(3)用以指瀑布。(4)流;淌。(5)湍急。(6)用以指急流。(7)瞥視;掃視。(8)圓轉(zhuǎn);滑溜;流利。(9)練,活動。(10)傳喚。(11)量詞。串;條;排。用以表示成串、成條、成排的事物。(12)某一地點附近的地方。(13)方言。用石灰、水泥等涂抹、堵糊縫隙。(14)通“霤”。屋檐滴水處。(15)通“遛”。漫步,慢慢走。[②][liū]亦作“澑2”。(1)滑動;滑落。(2)偷偷地走;悄悄地走。(3)順手竊??;偷偷地拿。(4)隨順;順著。(5)一種烹調(diào)法。微煮一下或經(jīng)油炸后再加芡粉。(6)詞綴。用在形容詞之前或之后,多疊用。[③][liú][《集韻》力求切,平尤,來。]亦作“澑3”。見“溜3火”。

    音韻參考

    [國 語]:liù,liū,liú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澑;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652第07【正字通】同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