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意大利一項新的II期試驗研究結果顯示,磷酸氟達拉濱、米托蒽醌和地塞米松(FND)聯(lián)合療法對老年晚期低度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療效較好,特別是對年齡為70歲以下、組織病理學檢查為濾泡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更為有效。
來自于意大利卡塔尼亞市S.Luigi-S.Curro醫(yī)院的Roberto Bordonaro醫(yī)生對18例從未接受治療的、平均年齡為70歲的低度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進行了試驗,以檢測該種聯(lián)合用藥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反應。研究人員將該疾病的第IV期作為聯(lián)合療法的高危標準,即骨髓受侵、全身出現(xiàn)危重癥狀或至少一個腫塊體積>7厘米。
在聯(lián)合用藥試驗的4~8個療程中,Bordonaro醫(yī)生采用磷酸氟達拉濱(25毫克/平方米)連續(xù)治療3天,第1天同時加服米托蒽醌(10毫克/平方米),第1~5天加用地塞米松(20毫克/日)連續(xù)治療。此外,每周還需注射兩次甲氧芐啶和磺胺甲口惡唑以防止其他并發(fā)感染。
結果顯示,聯(lián)合用藥治療的人體總反應率可達74%,完全反應率(CR)為72%。經(jīng)過平均19個月的治療后,患者兩年總存活率和瘤體無進展存活率(PES)分別為67%和53%。在濾泡型淋巴瘤(7例)、小淋巴細胞淋巴瘤(6例)和黏膜組織淋巴瘤(5例)的受試患者中,濾泡型淋巴瘤的治療反應最強,CR為85%,與那些無濾泡型患者相比,其瘤體無進展的存活率較高;此外,70歲以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療的總體反應率為88%,相比之下,70歲以上老年患者的總體反應率為60%。
研究人員解釋說,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是試驗中最常見的毒副反應。所有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的患者需要短期治療,5例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需住院治療。
在跟蹤治療中,9例患者CR值保持不變,1例患者局部緩解,5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病情維持原狀未見有進一步擴散。
Bordonaro醫(yī)生認為,F(xiàn)ND作為一線聯(lián)合用藥措施可對晚期低度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產(chǎn)生很好的療效,年齡不足70歲且患有濾泡型淋巴瘤的老年患者是FND療法的主要受益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意大利一項新的II期試驗研究結果顯示,磷酸氟達拉濱、米托蒽醌和地塞米松(FND)聯(lián)合療法對老年晚期低度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療效較好,特別是對年齡為70歲以下、組織病理學檢查為濾泡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更為有效。
來自于意大利卡塔尼亞市S.Luigi-S.Curro醫(yī)院的Roberto Bordonaro醫(yī)生對18例從未接受治療的、平均年齡為70歲的低度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進行了試驗,以檢測該種聯(lián)合用藥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反應。研究人員將該疾病的第IV期作為聯(lián)合療法的高危標準,即骨髓受侵、全身出現(xiàn)危重癥狀或至少一個腫塊體積>7厘米。
在聯(lián)合用藥試驗的4~8個療程中,Bordonaro醫(yī)生采用磷酸氟達拉濱(25毫克/平方米)連續(xù)治療3天,第1天同時加服米托蒽醌(10毫克/平方米),第1~5天加用地塞米松(20毫克/日)連續(xù)治療。此外,每周還需注射兩次甲氧芐啶和磺胺甲口惡唑以防止其他并發(fā)感染。
結果顯示,聯(lián)合用藥治療的人體總反應率可達74%,完全反應率(CR)為72%。經(jīng)過平均19個月的治療后,患者兩年總存活率和瘤體無進展存活率(PES)分別為67%和53%。在濾泡型淋巴瘤(7例)、小淋巴細胞淋巴瘤(6例)和黏膜組織淋巴瘤(5例)的受試患者中,濾泡型淋巴瘤的治療反應最強,CR為85%,與那些無濾泡型患者相比,其瘤體無進展的存活率較高;此外,70歲以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療的總體反應率為88%,相比之下,70歲以上老年患者的總體反應率為60%。
研究人員解釋說,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是試驗中最常見的毒副反應。所有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的患者需要短期治療,5例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需住院治療。
在跟蹤治療中,9例患者CR值保持不變,1例患者局部緩解,5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病情維持原狀未見有進一步擴散。
Bordonaro醫(yī)生認為,F(xiàn)ND作為一線聯(lián)合用藥措施可對晚期低度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產(chǎn)生很好的療效,年齡不足70歲且患有濾泡型淋巴瘤的老年患者是FND療法的主要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