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黑龍江省一位患者13年前因右側聽神經瘤接受了手術,術后出現右側面癱,以后逐漸發(fā)展為右面頰不能皺眉、抬眉和閉眼睛,口角明顯偏向左側。不久前,患者來到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整形外科求治,該科主任楊大平教授先是為患者施行了“腓腸神經移植術”,之后再應用吻合血管、神經的股直肌游離術,重建患者陳舊性面癱的表情肌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患者臉上已恢復了自如的表情。
晚期面癱一直是整形外科面臨的棘手難題,尤其對面癱時間長、多次手術且并發(fā)癥多等復雜晚期面癱患者,實施手術的成功率相對較低。1994年以來,楊大平教授即開始探索吻合神經血管的動力性功能肌肉游離移植術治療晚期面癱,他在股直肌肌肉神經血管解剖研究的基礎上,終于在2003年研究出采用帶神經和肌肉內肌腱的股直肌肌瓣的吻合神經血管的游離移植新術式?,F已有各種原因造成的面癱患者30人接受了此方法治療,術后均恢復了面部正常功能。
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目前國內外一致認為采用吻合神經血管的骨骼肌游離移植是晚期面癱的最有效療法之一。常用的肌肉有股薄肌、胸小肌、背闊肌和前鋸肌,然而這些肌肉的應用均存在種種缺點和不足。如果按照肌內神經血管和肌腱分布選擇肌肉供區(qū),則可以減少肌肉內神經血管損傷的危險性,又能避免因肌瓣移植后肌張力不佳而影響療效。
楊大平教授的解剖研究結果表明,股直肌內神經血管供應類型以及肌肉內特有的腱性組織,有助于將該肌肉分成兩個功能單位供節(jié)段性游離肌肉移植。其優(yōu)點在于:股直肌位置表淺,切取方便,移植后供區(qū)無功能障礙;股直肌神經血管解剖恒定,經神經支干分離后,神經蒂可長達12~15厘米,足以達到跨面移植的目的,且血管口徑與面動、靜脈相匹配;肌肉內肌腱既有利于劈裂肌肉瓣時避免血管神經損傷,又能維持移植肌瓣的正常肌張力及懸吊下垂的口角;供區(qū)與受區(qū)兩組手術同時進行,可減少手術時間;手術可一期完成,從而縮短治療周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黑龍江省一位患者13年前因右側聽神經瘤接受了手術,術后出現右側面癱,以后逐漸發(fā)展為右面頰不能皺眉、抬眉和閉眼睛,口角明顯偏向左側。不久前,患者來到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整形外科求治,該科主任楊大平教授先是為患者施行了“腓腸神經移植術”,之后再應用吻合血管、神經的股直肌游離術,重建患者陳舊性面癱的表情肌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患者臉上已恢復了自如的表情。
晚期面癱一直是整形外科面臨的棘手難題,尤其對面癱時間長、多次手術且并發(fā)癥多等復雜晚期面癱患者,實施手術的成功率相對較低。1994年以來,楊大平教授即開始探索吻合神經血管的動力性功能肌肉游離移植術治療晚期面癱,他在股直肌肌肉神經血管解剖研究的基礎上,終于在2003年研究出采用帶神經和肌肉內肌腱的股直肌肌瓣的吻合神經血管的游離移植新術式?,F已有各種原因造成的面癱患者30人接受了此方法治療,術后均恢復了面部正常功能。
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目前國內外一致認為采用吻合神經血管的骨骼肌游離移植是晚期面癱的最有效療法之一。常用的肌肉有股薄肌、胸小肌、背闊肌和前鋸肌,然而這些肌肉的應用均存在種種缺點和不足。如果按照肌內神經血管和肌腱分布選擇肌肉供區(qū),則可以減少肌肉內神經血管損傷的危險性,又能避免因肌瓣移植后肌張力不佳而影響療效。
楊大平教授的解剖研究結果表明,股直肌內神經血管供應類型以及肌肉內特有的腱性組織,有助于將該肌肉分成兩個功能單位供節(jié)段性游離肌肉移植。其優(yōu)點在于:股直肌位置表淺,切取方便,移植后供區(qū)無功能障礙;股直肌神經血管解剖恒定,經神經支干分離后,神經蒂可長達12~15厘米,足以達到跨面移植的目的,且血管口徑與面動、靜脈相匹配;肌肉內肌腱既有利于劈裂肌肉瓣時避免血管神經損傷,又能維持移植肌瓣的正常肌張力及懸吊下垂的口角;供區(qū)與受區(qū)兩組手術同時進行,可減少手術時間;手術可一期完成,從而縮短治療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