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研究表明多種中藥對腫瘤血管生成有影響

    近年來,腫瘤研究的重大進展之一是確立了腫瘤血管生成在腫瘤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的意義。人們試圖通過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來殺死癌細胞。由于在正常成人中,除了創(chuàng)傷愈合及生殖周期外,幾乎所有的新生血管生成都是病理性的,因此,選擇性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對腫瘤治療有其特殊的優(yōu)勢。

    腫瘤血管生成與正常血管生成類似,但因處于腫瘤這一特殊的微環(huán)境中,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失控性。腫瘤新生血管出現(xiàn)迅速,生長快,并呈持續(xù)性;二是不成熟性。腫瘤新生血管管腔不規(guī)則,且呈竇狀擴張,壁?。蝗悄[瘤血管系統(tǒng)高度紊亂,血管扭曲、擴張;四是腫瘤內(nèi)微血管豐富;五是腫瘤血管的超微結構異常,管壁有大量的缺口及廣泛的內(nèi)皮間連接等。研究人員就是利用這些特殊性研究專門針對腫瘤血管的臨床療法。

    新血管的生成取決于血管生長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間的平衡。在正常組織中,由于缺少血管生長因子或被高水平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嚴格控制,血管生成的開關是處于關閉狀態(tài)的,但在腫瘤組織中,由于生長因子表達過度,抑制因子表達過低,改變了這個平衡,從而使腫瘤血管的生成保持在開啟狀態(tài),從而引起腫瘤血管的過度生長。因此,尋找新型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特別是從天然植物中尋找,成為了近年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研究的熱點。從古至今我國傳統(tǒng)中藥一直在腫瘤治療領域發(fā)揮著獨特的功效,隨著抗腫瘤新生血管生成機制的深入研究和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的開發(fā),人們發(fā)現(xiàn)有不少中藥或其有效成分是通過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而發(fā)揮作用的。到目前,研究人員已經(jīng)從活血化瘀藥、滋補藥、止痛解毒藥、化痰軟堅藥、抗風濕藥、止血藥等傳統(tǒng)中藥中分離到對腫瘤血管生成有影響的成分。

    活血化瘀藥

    CAE-BCAE-B是蘇木的有效成分。蘇木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上世紀日本學者發(fā)現(xiàn)蘇木水提取物對體外腫瘤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還發(fā)現(xiàn)蘇木水提取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惡性腫瘤特異生長因子(TSGF)是腫瘤細胞及周邊毛細血管大量擴增的物質基礎,在腫瘤形成早期釋放到血液中,促使血管增長。而蘇木抗癌有效成分CAE-B能顯著降低荷瘤鼠血清中TSGF值,說明CAE-B能阻礙腫瘤引發(fā)周圍血管增生,抑制腫瘤的生長、發(fā)展。

    姜黃素姜黃素是中藥姜黃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研究人員觀察姜黃素對血管生成的影響,采用電鏡及流式細胞儀觀察姜黃素誘導腫瘤細胞SMMC-7721凋亡作用。結果表明,姜黃素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機理有:影響細胞增殖周期和誘導凋亡,直接抑制腫瘤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下調腫瘤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基因的表達,減少細胞中VEGF的水平;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

    去甲斑蝥素(NCTD)。NCTD是從中藥斑蝥中分離提取的其有效成分,NCTD能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體外生長。有研究人員檢測NCTD對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HUVEC)的細胞毒作用,結果表明NCTD對HUVEC有明顯的生長抑制作用。由NCTD引起的HUVEC生長抑制中,凋亡僅為其中一部分原因,并不占主導地位,而細胞壞死才是根本原因;NCTD可增加核轉錄因子NF-κB的抑制分子IκBa的表達,提示在腫瘤病變過程中,如能用NCTD抑制腫瘤組織周圍受誘導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可控制腫瘤組織的進一步發(fā)展。

    槲皮素槲皮素。存在于許多植物的花、葉、果實中,研究人員應用乳腺癌大鼠模型實驗發(fā)現(xiàn),槲皮素在抑制大鼠乳腺癌發(fā)生及生長的同時,還可顯著降低乳腺癌組織微血管密度,明顯減少乳腺癌組織中VEGF表達。

    滋補藥

    人參皂苷Rg3。人參是最傳統(tǒng)的滋補藥之一,也是中醫(yī)抗腫瘤治療中常用的一味中藥,含有多種皂苷,其中人參皂苷Rg3對腫瘤誘導的新生血管形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蘇拉明是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抗腫瘤新生血管形成的藥物之一,其抗新生血管活性是通過抑制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產(chǎn)生而發(fā)揮作用的,有實驗證實,Rg3具有與蘇拉明類似的抗新生血管作用。

    咖啡酸鈉??Х人徕c在蒲公英以及杜仲等常用中藥中含量豐富,有研究表明咖啡酸鈉通過對基質金屬蛋白酶作用,起到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烏索酸。烏索酸是從陸英等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抗腫瘤、抗艾滋病病毒等廣泛的生物學效應,已成為國內(nèi)外研究開發(fā)的熱點。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它不僅對多種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而且對多種惡性腫瘤細胞有抑制生長作用,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烏索酸是很強的血管生成抑制劑。

    刺參多糖(SJAMP)。SJAMP是刺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SJAMP同可的松合用對S180大鼠實體瘤具有抑制作用,進一步研究顯示,SJAMP與可的松合用對家兔角膜移植腫瘤誘發(fā)血管生成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止痛解毒藥

    傳統(tǒng)中藥蟾酥是一味古今常用抗腫瘤中藥,而Bufalin是從蟾酥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國外學者以在Ⅰ型膠原蛋白三維培養(yǎng)基中生成的毛細管樣網(wǎng)絡結構為模型,觀察加入Bufalin對血管生成的影響,結果表明5毫摩爾/升Bufalin即可顯著抑制毛細血管的生成,可見血管內(nèi)皮細胞阻滯于G2/M期,細胞增殖受到抑制,表明Bufalin抗腫瘤作用與其抑制腫瘤血管形成密切相關。

    化痰軟堅藥

    昆布多糖是一種在化痰軟堅藥褐藻中提取的葡聚糖,在人工條件下可硫酸化為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LAMS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有研究人員觀察LAMS在抗腫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時發(fā)現(xiàn),LAMS的血管抑制活性明顯高于蘇拉明,但毒副作用也大。LAMS是bFGF附著的拮抗劑和bFGF依賴性細胞增殖的抑制劑。國外學者發(fā)現(xiàn)LAMS的硫酸化程度越高,對bFGF的抑制作用就越強,細胞增殖也越受到抑制。LAMS可直接與bFGF結合,其抑制bFGF增殖的機制在于使bFGF不能與其親和位點結合,干擾其信號刺激作用。因此研究者認為LAMS能夠干擾腫瘤組織中的bFGF的血管生成信號刺激,使腫瘤血管生成受阻。

    抗風濕藥

    雷公藤是一個生物活性復雜的植物類藥物,是一味傳統(tǒng)的抗風濕中藥。紅素是從雷公藤中提取的一個活性單體成分。有人采用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培養(yǎng)技術,對紅素抗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進行了研究。實驗表明當紅素的濃度僅0.01微克/毫升時,已表現(xiàn)出較強的生物活性,當紅素的濃度在0.1微克/毫升時,其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遷移及小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超過90%,當達到0.5微克/毫升時,可將大部分培養(yǎng)的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殺傷。

    止血藥

    白芨是一味傳統(tǒng)的止血中藥,其提取物可抑制腫瘤血管生長因子與其受體的結合,并有強大的血管栓塞作用,可在發(fā)揮化療栓塞作用的同時抑制動脈化療栓塞后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有研究發(fā)現(xiàn),白芨提取物可明顯抑制ECV304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且抑制率與白芨的劑量成正比,研究人員推測白芨提取物可能通過影響腫瘤血管生長因子與其受體的結合而抑制血管生成。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這個糖尿病,我們中醫(yī)把它叫做消渴,本質上來講,它是以陰虛為主的一系列并發(fā)癥。那么有肺陰虛,胃陰虛,腎陰虛等等,那么總的來說是以氣陰兩虛為主的這么一系列的癥狀表現(xiàn),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藥,或者已經(jīng)開始扎胰島素了,但是這個血糖始終降......
  • 咱們這個人體,就好像大樹一樣,陰是什么?陰指的是陰液,就是我們體內(nèi)的水液,氣屬陽,水屬陰,那陰虛就是說我們的體內(nèi)的水少了,就像大樹一樣,如果雨水少了,首先會表現(xiàn)出什么呀?就會表現(xiàn)出枝葉干枯,葉黃了,枝干變脆了,樹葉上的水分變少了,表現(xiàn)到人體......
  • 大家好,中醫(yī)講的痰,通常痰濕并稱,首先是有濕,濕聚成痰,那么濕和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是跟肺,脾,腎三臟有關,我們常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腎為生痰之根。痰濕的形成跟這三個臟腑的功能異常有很大的關系。我們最常見的,就是肺部生痰,肺部......
  • 大家好,到了秋天了,秋天當令的邪氣,是以涼,燥為主,那么從陰陽五行的角度來說,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腎,那肺屬金通秋涼,秋燥,所以這個秋的涼氣和這個燥性,特別容易侵襲肺部,那最近我也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一些親朋好友啊,還有這個病人,這一波兒感冒的病人比......
  • 中醫(yī)常講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濕,瘦的人呢多陰虛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為脾胃虛弱,吸收營養(yǎng)條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謂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陰虛火旺,胃陰虛虛火旺盛導致什么呀?消谷善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