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對患者康復的影響。
方法 對4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入院、術前、術后、出院時進行健康教育。
結果 促進了疾病的康復,患者自我護理知識增加,平均住院日縮短。
結論 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了健康知識,對疾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
健康教育;鼻中隔偏曲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已不再滿足于治療生理上的疾病,而是擴展到對健康知識的需求。這就要求護士不僅護理操作技術過硬,而且要結合患者的身心、社會需要,向患者宣講疾病的常識、用藥的注意事項、手術前的準備、手術的護理配合以及飲食、活動、休息等。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指借助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系統(tǒng)的教育活動,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認識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們自覺地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1]。
對住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增進健康知識,改變患者的健康行為或問題,使患者的行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滿足患者的需要,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保健并預防疾病復發(fā),同時也使患者認識到護理價值,改善護患關系,增強了醫(yī)護合作,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保證了患者住院期間在整體護理上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
我科近一年來對48例鼻中隔偏曲施行手術患者實施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和患者的好評,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齡最小29歲,最大62歲,平均38歲。對48例患者均在入院時、手術前、手術后、出院時實施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平均住院時間12天。
1.2、制定健康教育計劃
為了合理安排教育時間,切實保證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我們先將有關此病健康教育的內容、項目制成健康教育計劃,組織全體護士進行學習,在患者入院、術前、術后、出院時由專人進行具體實施,并將健康教育內容編寫為小冊子,供患者隨時翻閱,學習。
1.3、健康教育內容
1.3.1、入院健康教育
新入院患者對醫(yī)院的環(huán)境有陌生感,對即將進行的操作、檢查、手術有擔心恐懼心理,護士應予熱情接待,詳細介紹醫(yī)院及病區(qū)環(huán)境、主管醫(yī)生、探視、陪伴制度、作息時間等,通過與患者及家屬交談,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為患者講解此病的一般情況,指導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局部滴藥,為以后的健康教育打基礎。
1.3.2、術前健康教育
多數(shù)患者對手術有焦慮、恐懼心理。擔心手術效果,對手術醫(yī)生的技術持懷疑態(tài)度,擔心麻醉安全性,擔心經濟負擔。因此,護士應適當向患者介紹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及術后注意事項,術后不適的原因、恢復時間和處理方法。同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初步的認識,并請手術成功患者進行現(xiàn)身說法,以消除其緊張、恐懼情緒,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例如,有的患者在術前不了解手術如何做,擔心鼻部手術可能會留瘢痕而憂心忡忡,此時護士要為患者講解手術方法,消除患者顧慮。同時積極指導患者增加營養(yǎng),預防感染,提高機體免疫力,為術后早日康復打下良好基礎。
1.3.3、術后健康教育
在患者回病房前,整理床單位,保持病室溫度、濕度適宜,待患者回病房后及時接待患者,幫助患者采取半臥位,以利于呼吸及減少出血,為患者測量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告訴患者手術已經順利結束,請患者放松心情,囑患者術后3天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溫涼流食或半流食,避免過熱引起傷口出血;口內如有分泌物輕輕吐出,以免血液咽下引起胃部不適[2]。為患者準備消毒濕紗布覆蓋口唇,以減輕患者因鼻腔填塞后張口呼吸引起的口咽干燥感。必要時可給患者行超聲霧化吸入以保持呼吸道濕潤;并酌情給患者適當?shù)氖谒?,保持口腔清潔;額部敷冰塊可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減輕疼痛。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需求,解決患者需要。
1.3.4、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后戒煙酒及刺激性食物。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勿用力擤鼻、挖鼻。按醫(yī)囑定時準確滴用滴鼻液。出院后1周復診,如出現(xiàn)鼻部疼痛、鼻塞、出血,應及時就診。
2、健康教育效果
鼻中隔偏曲患者在未實施健康教育之前,因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被動接受護理,有時因為不理解而不配合,影響了護理的效果和疾病的康復,而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后護士主動講解,不僅滿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使之了解增進了健康知識、自護知識,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見表1);同時營造舒適環(huán)境,并加強了護患聯(lián)系,改善了護患關系。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3、體會
3.1、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提高了護士自身的業(yè)務素質
實施健康教育使護士要隨時應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也就迫使護士要翻閱資料,不斷加強自身進行學習,因此有效地提高了護士業(yè)務素質,拓寬了護理知識面。
表1
實施健康教育前后的比較(略)
3.2、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提高了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
健康教育的開展,使護士與患者的接觸增多,護士對患者要不厭其煩地講解、指導、示范操作,使護士形象日漸高大,護理工作也得到患者家屬的認可和高度評價,護士的自我滿足感也有所提高,從而激發(fā)了更大的工作熱情。
3.3、通過健康教育鍛煉了護士的綜合能力
健康教育活動體現(xiàn)了護士的各種能力,如組織能力、溝通技巧、教學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獨立判斷決策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颊呷后w的組成相當復雜,無論年齡、職業(yè)、文化層次、家庭社會背景、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等都存在著很大差異,而護士又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教學能力培訓。因此隨著健康教育的逐步進行,護士的綜合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玉芬,張寶華.內科病人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評價方法探討.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3:15.
2、王寶珠.實用臨床整體護理健康教育指南.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98.
作者單位: 730060 甘肅蘭州,蘭州市蘭煉職工醫(yī)院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對患者康復的影響。
方法 對4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入院、術前、術后、出院時進行健康教育。
結果 促進了疾病的康復,患者自我護理知識增加,平均住院日縮短。
結論 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了健康知識,對疾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
健康教育;鼻中隔偏曲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已不再滿足于治療生理上的疾病,而是擴展到對健康知識的需求。這就要求護士不僅護理操作技術過硬,而且要結合患者的身心、社會需要,向患者宣講疾病的常識、用藥的注意事項、手術前的準備、手術的護理配合以及飲食、活動、休息等。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指借助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系統(tǒng)的教育活動,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認識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們自覺地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1]。
對住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增進健康知識,改變患者的健康行為或問題,使患者的行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滿足患者的需要,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保健并預防疾病復發(fā),同時也使患者認識到護理價值,改善護患關系,增強了醫(yī)護合作,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保證了患者住院期間在整體護理上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
我科近一年來對48例鼻中隔偏曲施行手術患者實施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和患者的好評,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齡最小29歲,最大62歲,平均38歲。對48例患者均在入院時、手術前、手術后、出院時實施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平均住院時間12天。
1.2、制定健康教育計劃
為了合理安排教育時間,切實保證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我們先將有關此病健康教育的內容、項目制成健康教育計劃,組織全體護士進行學習,在患者入院、術前、術后、出院時由專人進行具體實施,并將健康教育內容編寫為小冊子,供患者隨時翻閱,學習。
1.3、健康教育內容
1.3.1、入院健康教育
新入院患者對醫(yī)院的環(huán)境有陌生感,對即將進行的操作、檢查、手術有擔心恐懼心理,護士應予熱情接待,詳細介紹醫(yī)院及病區(qū)環(huán)境、主管醫(yī)生、探視、陪伴制度、作息時間等,通過與患者及家屬交談,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為患者講解此病的一般情況,指導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局部滴藥,為以后的健康教育打基礎。
1.3.2、術前健康教育
多數(shù)患者對手術有焦慮、恐懼心理。擔心手術效果,對手術醫(yī)生的技術持懷疑態(tài)度,擔心麻醉安全性,擔心經濟負擔。因此,護士應適當向患者介紹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及術后注意事項,術后不適的原因、恢復時間和處理方法。同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初步的認識,并請手術成功患者進行現(xiàn)身說法,以消除其緊張、恐懼情緒,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例如,有的患者在術前不了解手術如何做,擔心鼻部手術可能會留瘢痕而憂心忡忡,此時護士要為患者講解手術方法,消除患者顧慮。同時積極指導患者增加營養(yǎng),預防感染,提高機體免疫力,為術后早日康復打下良好基礎。
1.3.3、術后健康教育
在患者回病房前,整理床單位,保持病室溫度、濕度適宜,待患者回病房后及時接待患者,幫助患者采取半臥位,以利于呼吸及減少出血,為患者測量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告訴患者手術已經順利結束,請患者放松心情,囑患者術后3天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溫涼流食或半流食,避免過熱引起傷口出血;口內如有分泌物輕輕吐出,以免血液咽下引起胃部不適[2]。為患者準備消毒濕紗布覆蓋口唇,以減輕患者因鼻腔填塞后張口呼吸引起的口咽干燥感。必要時可給患者行超聲霧化吸入以保持呼吸道濕潤;并酌情給患者適當?shù)氖谒?,保持口腔清潔;額部敷冰塊可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減輕疼痛。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需求,解決患者需要。
1.3.4、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后戒煙酒及刺激性食物。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勿用力擤鼻、挖鼻。按醫(yī)囑定時準確滴用滴鼻液。出院后1周復診,如出現(xiàn)鼻部疼痛、鼻塞、出血,應及時就診。
2、健康教育效果
鼻中隔偏曲患者在未實施健康教育之前,因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被動接受護理,有時因為不理解而不配合,影響了護理的效果和疾病的康復,而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后護士主動講解,不僅滿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使之了解增進了健康知識、自護知識,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見表1);同時營造舒適環(huán)境,并加強了護患聯(lián)系,改善了護患關系。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3、體會
3.1、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提高了護士自身的業(yè)務素質
實施健康教育使護士要隨時應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也就迫使護士要翻閱資料,不斷加強自身進行學習,因此有效地提高了護士業(yè)務素質,拓寬了護理知識面。
表1
實施健康教育前后的比較(略)
3.2、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提高了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
健康教育的開展,使護士與患者的接觸增多,護士對患者要不厭其煩地講解、指導、示范操作,使護士形象日漸高大,護理工作也得到患者家屬的認可和高度評價,護士的自我滿足感也有所提高,從而激發(fā)了更大的工作熱情。
3.3、通過健康教育鍛煉了護士的綜合能力
健康教育活動體現(xiàn)了護士的各種能力,如組織能力、溝通技巧、教學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獨立判斷決策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颊呷后w的組成相當復雜,無論年齡、職業(yè)、文化層次、家庭社會背景、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等都存在著很大差異,而護士又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教學能力培訓。因此隨著健康教育的逐步進行,護士的綜合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玉芬,張寶華.內科病人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評價方法探討.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3:15.
2、王寶珠.實用臨床整體護理健康教育指南.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98.
作者單位: 730060 甘肅蘭州,蘭州市蘭煉職工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