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異名】檗木(《本經》),檗皮(《傷寒論》),黃檗(《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黃柏或黃皮樹的樹皮。
【植物形態(tài)】①黃柏,又名:黃波羅、黃伯栗。
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外層灰色,有甚厚的木栓層,表面有縱向溝裂,內皮鮮黃色。
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為紅橙色。
葉對生,單數羽狀復葉,小葉5~13片,小葉柄短,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近卵形,長5~11厘米,寬2~3.8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通常為不等的廣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細圓鋸齒或近無齒,常被緣毛;上面暗綠色,幼時沿脈被柔毛,老時則光滑無毛。
下面蒼白色,幼時沿脈被柔毛,老時僅中脈基部被白色長柔毛。
花序圓錐狀,花軸及花枝幼時被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較??;花萼5,卵形;花瓣5,長圓形,帶黃綠色;雄花雄蕊5,伸出花瓣外.花絲基部被毛;雌花的退化雄蕊呈鱗片狀,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甚短,柱頭頭狀,5裂。
漿果狀核果圓球形,直徑約8~10毫米,成熟時紫黑色,有5核。
花期5~6月。
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雜木林中或山谷洪流附近。
分布東北及華北。
本植物的果實(黃波羅果)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②黃皮樹,又名:灰皮柏、華黃柏。
落葉喬木,高10~12米。
樹皮外層灰褐色,甚薄,無加厚的木栓層,內層黃色;小枝通常暗紅褐色或紫棕色,光滑無毛。
葉對生;單敷羽狀復葉,小葉7~15片,有短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長圓狀卵形,長9~14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通常兩側不等,上面暗綠色,僅中脈被毛,下面淡綠色,被長柔毛。
花序圓錐狀,花軸及花枝密被短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萼片5,卵形;花瓣6,長圓形;雄花雄蕊6,超出花瓣之外甚多,花絲甚長,基部有白色長柔毛;雌花退化雄蕊短小,雌蕊1,子房上位,5室,花柱短;柱頭5裂。
漿果狀核果球形,直徑1~1.2厘米,密集成團,熟后紫黑色,通常具5核。
果熟期10月。
生于山上溝邊的雜木林中。
分布四川、湖北、貴州、云南、江西、浙江等地。
黃皮樹的變種禿葉黃皮樹(分布湖北、四川、貴州、陜西)、峨嵋黃皮樹(分布四川)、云南黃皮樹(分布云南)、鐮刀葉黃皮樹(分布云南)等也同等入藥。
黃柏與黃連同樣含較多的小檗堿,故其藥理作用亦大體相似,參見黃連條。
但含量較黃連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異。
①抗菌作用黃柏抗菌有效成分為小檗堿。
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痢疾桿菌(宋內氏除外)等均有效,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幾乎無效,有報告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效者。
就生藥而言,黃連抗菌作用較黃柏強1倍。
對H37Rv、鳥型結核桿菌無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數減少,或很高濃度(1/100)時呈現抑菌作用,但也有報告獲得良好結果的。
在用豚鼠接種人型結核菌作實驗治療時,口服或注射的療效均很差。
對接種牛型結核菌的豚鼠,從黃柏提取的鹽酸結晶物作肌肉注射,有一定療效。
據稱,黃柏對結核病人的臨床癥狀及X線檢查有好轉,且優(yōu)于黃連。
在試管中,黃柏煎劑或浸劑對若干常見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其水煎劑還能殺死鉤端螺旋體(劑量需較黃連大一倍)。
在體外對陰道滴蟲,也有較弱的作用。
②降壓作用黃柏對麻醉動物靜脈或腹腔注射,可產生顯著而持久的降壓作用,頸動脈注射較靜脈注射的更強,因此降壓可能是中樞性的。
對季銨型的黃柏堿加以改變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羅匹林亦可引起迅速、顯著之降壓;在Ⅰ~Ⅱ頸椎間切斷脊髓則降壓消失,因而也證明降壓屬中樞性的。
此外,昔羅匹林有較強的抗腎上腺素樣作用,對壓迫頸動脈、窒息、電刺激大內臟神經引起的升壓反應及注射腎上腺素或電刺激頸上交感神經節(jié)引起的瞬膜收縮反應均受到抑制。
苯芐胺、妥拉蘇林、利血平等皆可減弱其降壓反應。
③其他作用黃柏堿或昔羅匹林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發(fā)活動、各種反射均受到抑制;給予未麻醉家兔昔羅匹林,腦電波可出現高振幅慢波。
黃柏堿有輕度的箭毒樣作用,對蛙腹直肌緊張度無影響,但能抑制由乙酰膽堿引起的收縮反應。
對離體兔腸,黃柏粉可增強其振幅,黃柏酮可增強其張力及振幅;黃柏內酯則抑制腸管。
在帶有胰瘺的家兔身上,黃柏有促進胰腺分泌的作用。
黃柏內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克/公斤)時,可降低兔血糖,黃柏酮無此作用。
據稱黃柏有保護血小板的作用,尚待證實。
另據報道,黃柏對孑孓(10P.P.M.在18小時內可殺死62%)、家蠅有殺滅作用。
在小鼠身上,與萱草根同服,可降低后者之毒性。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異名】檗木(《本經》),檗皮(《傷寒論》),黃檗(《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黃柏或黃皮樹的樹皮。
【植物形態(tài)】①黃柏,又名:黃波羅、黃伯栗。
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外層灰色,有甚厚的木栓層,表面有縱向溝裂,內皮鮮黃色。
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為紅橙色。
葉對生,單數羽狀復葉,小葉5~13片,小葉柄短,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近卵形,長5~11厘米,寬2~3.8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通常為不等的廣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細圓鋸齒或近無齒,常被緣毛;上面暗綠色,幼時沿脈被柔毛,老時則光滑無毛。
下面蒼白色,幼時沿脈被柔毛,老時僅中脈基部被白色長柔毛。
花序圓錐狀,花軸及花枝幼時被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較??;花萼5,卵形;花瓣5,長圓形,帶黃綠色;雄花雄蕊5,伸出花瓣外.花絲基部被毛;雌花的退化雄蕊呈鱗片狀,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甚短,柱頭頭狀,5裂。
漿果狀核果圓球形,直徑約8~10毫米,成熟時紫黑色,有5核。
花期5~6月。
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雜木林中或山谷洪流附近。
分布東北及華北。
本植物的果實(黃波羅果)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②黃皮樹,又名:灰皮柏、華黃柏。
落葉喬木,高10~12米。
樹皮外層灰褐色,甚薄,無加厚的木栓層,內層黃色;小枝通常暗紅褐色或紫棕色,光滑無毛。
葉對生;單敷羽狀復葉,小葉7~15片,有短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長圓狀卵形,長9~14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通常兩側不等,上面暗綠色,僅中脈被毛,下面淡綠色,被長柔毛。
花序圓錐狀,花軸及花枝密被短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萼片5,卵形;花瓣6,長圓形;雄花雄蕊6,超出花瓣之外甚多,花絲甚長,基部有白色長柔毛;雌花退化雄蕊短小,雌蕊1,子房上位,5室,花柱短;柱頭5裂。
漿果狀核果球形,直徑1~1.2厘米,密集成團,熟后紫黑色,通常具5核。
花期5~6月。
果熟期10月。
生于山上溝邊的雜木林中。
分布四川、湖北、貴州、云南、江西、浙江等地。
黃皮樹的變種禿葉黃皮樹(分布湖北、四川、貴州、陜西)、峨嵋黃皮樹(分布四川)、云南黃皮樹(分布云南)、鐮刀葉黃皮樹(分布云南)等也同等入藥。
黃柏與黃連同樣含較多的小檗堿,故其藥理作用亦大體相似,參見黃連條。
但含量較黃連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異。
①抗菌作用黃柏抗菌有效成分為小檗堿。
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痢疾桿菌(宋內氏除外)等均有效,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幾乎無效,有報告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效者。
就生藥而言,黃連抗菌作用較黃柏強1倍。
對H37Rv、鳥型結核桿菌無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數減少,或很高濃度(1/100)時呈現抑菌作用,但也有報告獲得良好結果的。
在用豚鼠接種人型結核菌作實驗治療時,口服或注射的療效均很差。
對接種牛型結核菌的豚鼠,從黃柏提取的鹽酸結晶物作肌肉注射,有一定療效。
據稱,黃柏對結核病人的臨床癥狀及X線檢查有好轉,且優(yōu)于黃連。
在試管中,黃柏煎劑或浸劑對若干常見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其水煎劑還能殺死鉤端螺旋體(劑量需較黃連大一倍)。
在體外對陰道滴蟲,也有較弱的作用。
②降壓作用黃柏對麻醉動物靜脈或腹腔注射,可產生顯著而持久的降壓作用,頸動脈注射較靜脈注射的更強,因此降壓可能是中樞性的。
對季銨型的黃柏堿加以改變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羅匹林亦可引起迅速、顯著之降壓;在Ⅰ~Ⅱ頸椎間切斷脊髓則降壓消失,因而也證明降壓屬中樞性的。
此外,昔羅匹林有較強的抗腎上腺素樣作用,對壓迫頸動脈、窒息、電刺激大內臟神經引起的升壓反應及注射腎上腺素或電刺激頸上交感神經節(jié)引起的瞬膜收縮反應均受到抑制。
苯芐胺、妥拉蘇林、利血平等皆可減弱其降壓反應。
③其他作用黃柏堿或昔羅匹林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發(fā)活動、各種反射均受到抑制;給予未麻醉家兔昔羅匹林,腦電波可出現高振幅慢波。
黃柏堿有輕度的箭毒樣作用,對蛙腹直肌緊張度無影響,但能抑制由乙酰膽堿引起的收縮反應。
對離體兔腸,黃柏粉可增強其振幅,黃柏酮可增強其張力及振幅;黃柏內酯則抑制腸管。
在帶有胰瘺的家兔身上,黃柏有促進胰腺分泌的作用。
黃柏內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克/公斤)時,可降低兔血糖,黃柏酮無此作用。
據稱黃柏有保護血小板的作用,尚待證實。
另據報道,黃柏對孑孓(10P.P.M.在18小時內可殺死62%)、家蠅有殺滅作用。
在小鼠身上,與萱草根同服,可降低后者之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