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桃酥豆泥

    桃酥豆泥

    《民間食譜》[配 方]扁豆150克、黑芝麻10克、核桃仁5克、白糖120克、豬油150克。[制 法]1.將扁豆淘凈,加沸水煮,撈出擠去外皮,放入碗內(nèi),加清水淹沒扁豆仁,上籠蒸約2小時,待蒸至熟爛,取出瀝水,搗成泥。

    2.將黑芝麻炒香,研細(xì)待用。

    3.將鍋置火上,放入豬油,待油熱時,即倒入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將盡時,放入白糖炒勻(炒至不粘鍋為度),再放入豬油、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混合炒勻即成。[功 效]健脾胃,補(bǔ)肝腎,潤五臟。適用于脾虛久瀉、大便燥結(jié)、腎虛、須發(fā)早白等癥。亦可作老年人的保健益壽食品。[服 法]可供早晚作點心食用。[注 意]無

更多中藥材
  • 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樣?xùn)|西上的不同部位,它們的作用可能不同,像烏柏根的皮,烏柏苦、微溫、有小毒,有殺蟲、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烏柏根的皮用于水腫脹滿,有瀉下逐水的功效,對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烏柏根......
  • 家里老人幾乎都有風(fēng)濕病,每年都會幫他們買不少可以減少風(fēng)濕疼痛的藥,吃的藥丸,貼的膏藥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藥,每次去中藥店選配藥材時,中醫(yī)們往往會加入一種叫紅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藥草,這2種藥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藥量上面會有一定的差異,京大戟有......
  • 看中醫(yī)藥書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個詞,紅大戟;本是無異,卻逐漸被這圖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種植物,紅色莖,綠色的葉片,深綠的老葉上拖著淺綠的新芽,顏色過渡的倒是別致,它是紅大戟,不僅外表紅色,折斷的莖里也是紅褐色,又因為根部長得像紅薯......
  •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開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況且芫花不僅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還可以用作中藥,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為芫花只是用來欣賞的,好吧好吧,既然這樣我就向大家答疑,說說芫花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結(jié)。......
  • 它在我的家鄉(xiāng)常有,老葉鮮綠色,新野嫩綠色,層次交替、變化明顯,儼然一件藝術(shù)品,亦或一副水彩畫,它是甘遂,是我國的特有,雖說它的莖葉美麗,可入藥的呢,卻是其根部,常生于矮坡、沙地或田邊路旁,因為可以入藥,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人工種植,味苦、性寒,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