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錦地羅的功效

    錦地羅的功效錦地羅(《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怎地羅。一朵芙蓉花(《生草藥性備要》),落地金錢、夜落金錢(《廣州植物志》),文錢紅(《陸川本草》),金線吊芙蓉(《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茅膏菜科植物錦地羅的去花莖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錦地羅,又名:五柱毛氈苔。多年生草本。葉基生,旋疊狀排列,層層重疊如銅錢;葉片倒卵狀匙形,長6~10毫米,寬約6毫米,前部邊緣有紅色腺毛,基部漸狹而成柄;托葉膜質(zhì)?;ㄇo1~3枚,自葉叢抽出,高6~22厘米,柔弱,無毛;總狀花序;小花具柄,長約3毫米;花萼鐘形,裂片5,長約3毫米,狹卵形,先端短尖;花瓣5,白色,長于萼片;雄蕊5;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5,線形,有流蘇狀柱頭。蒴果背裂,種子多數(shù)。花期5月。生于低濕草地。分布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

    【采集】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莖,曬干。

    【藥材】干燥全草,葉片倒卵狀匙形,黃褐色,菲薄,邊緣密生紅色腺毛,托葉流蘇狀。全部葉片重疊擠壓,呈銅錢狀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扁塊,直徑約15~24毫米,厚約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殘存黑褐色、線形的根;邊緣紅色、氈狀,摸之疏松;頂面枯黃色,中央殘存1~3條花莖的基部;花莖纖細,黃褐色,很少帶有花朵。氣微,味淡。以朵大、邊緣紅色、無泥屑雜質(zhì)者為佳。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亦產(chǎn)。

    【性味】甘淡,涼。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寒。②《陸川本草》:淡,涼。③《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錦地羅的功效】治痢疾,肺熱咳嗽,咽喉碎痛,小兒疳積,耳內(nèi)流膿。①《生草藥性備要》:有紅白二種,紅治紅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湯;作茶飲治小兒生疳。②《本草求原》:解積毒,理疳積。③《陸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兒胎毒,喉爛,潰瘍。④《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治內(nèi)傷熱咳,肺勞咯血,耳內(nèi)流膿。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外用:搗敷。

更多中藥材
  • 桑樹原產(chǎn)中國中部,現(xiàn)南北各地廣泛栽培,葉、果和根皮可入藥,桑樹根皮味甘、性寒,具有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用,主治肺熱喘咳、面浮腫、高血壓、糖尿病、小便不利、跌打損傷。那么桑樹根皮哺乳期能吃嗎?我們來看下面的介紹。桑樹根皮哺乳期能吃嗎?可以......
  • 提到桑樹根和桑白皮,很多人不太熟悉,有誰知道桑樹根和桑白皮的區(qū)別嗎?我們來看下面的介紹。桑樹根和桑白皮區(qū)別桑樹根皮的藥名叫桑白皮,為桑樹的根皮,也稱桑根白皮、桑皮、桑根皮。《藥性本綱》言:主治肺氣喘滿、虛勞客熱、頭痛、內(nèi)補不足。桑白皮的藥材......
  • 桑樹根大家知道不,這是一種防脫發(fā)的有效藥物之一,用來煲水洗頭對于脫發(fā)癥狀有一定的療效,那么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桑樹根皮的作用呢?其實桑樹根皮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強大的,比如說在治療水腫和咳嗽方面以及治療風濕痛的時候,療效顯著;不過桑樹根皮屬于寒......
  • 白果的外型和開心果非常的想象,所以經(jīng)常會被人認錯;作為一種食品,白果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它可以滋陰補陽,養(yǎng)顏抗老,中醫(yī)有記載白果含有著微弱的毒性,因此一定少吃為妙,為了不浪費這么好的食物,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下白果一天可以吃多少個吧;首先,......
  • 桔梗我們都見過,很多人因為其不起眼并不重視,但是你知道嗎,桔梗配上甘草再泡上熱水就能做成很好喝的桔梗甘草茶;小小的一杯桔梗甘草茶清涼解渴,還能清熱解毒,是夏日非常好的解暑飲料,那么,有人就會問,桔梗甘草茶真的有這么神奇嗎,那么應該怎樣自制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