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煎藥的方法

    湯劑是最古老也是最常用的一種中藥劑型。用中藥治病,無論是用單味入藥,還是用多味藥配成方劑應(yīng)用,都需要進(jìn)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它藥液熬制成湯劑后,才能服用。因此湯劑的煎法是很有講究的,它對藥物的療效有很大的決定作用。正如《醫(yī)學(xué)源流論》中所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煎湯藥的程序雖然簡單,但其中包含的學(xué)問不小。那么,怎樣煎藥才能有效地發(fā)揮藥物的作用呢?

    我們先從煎藥的容器說起。很多人都知道煎中藥要用砂鍋,而不能用銅、鋁、鐵等金屬鍋,這是為什么呢?用陶瓷砂鍋來煎藥,是因為它的性質(zhì)穩(wěn)定,不容易與藥物起化學(xué)反應(yīng);另外,它傳熱慢、受熱勻,不容易糊鍋,而且價格也便宜。所以,選用陶瓷制的砂鍋、瓦罐是最方便實用的。如果沒有砂鍋和瓦罐,用不銹鋼、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代替也可以。但是一定不能用銅、鋁、鐵等金屬容器,因為金屬容器的化學(xué)性質(zhì)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化學(xué)發(fā)應(yīng),影響藥效甚至產(chǎn)生毒副作用。患者服用后有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現(xiàn)象,使病情加重。

    煎中藥時一般都要加水,通常只要是干凈的水就行了,井水、自來水都可以。但加水的量要把握好,不同藥劑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樣的。水少了,可能不夠,煎煮不出藥物中的有效成分;而如果水多了,不但耽誤時間,還會使湯液的濃度降低,同樣會影響療效。那么一劑湯藥在煎制前加多少水才合適呢?

    煎煮中藥的水量是根據(jù)藥物的性能、具體服用要求、藥物的大小以及藥味的多少來定的。首先,在煎藥前要用冷水充分浸泡20~30分鐘,使藥物完全被水滲透,這樣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加水煎煮,加水量通常為藥物的5~10倍,或者加到高出藥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醫(yī)生有具體的要求,應(yīng)遵醫(yī)囑。

    由于藥物的質(zhì)地不同,煎藥的方法、程序也各有不同。比如說有些藥要先煎后下,有些藥要另煎,有些藥要包煎等等。至于煎藥的時間,要根據(jù)藥物的性質(zhì)來定。通常頭遍煎時,應(yīng)在中藥煮開后再熬20分鐘左右,二遍煎的時間可以稍微短一些。但也要視具體藥物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一些解表藥的煎煮時間就應(yīng)該短一些,因為解表藥大部分用的是植物的莖和葉的部分,質(zhì)地疏松,吸水量大,所以煎的時間可以短一些。芳香類的藥物象藿香、佩蘭、薄荷和一些鮮用的藥物,由于揮發(fā)性較大,或質(zhì)地較柔軟,如果久煎容易喪失過多的有效成分,所以煎煮時間也要短些。通常在其它藥物快要煎好時再下,煎至聞到藥香味時就可以了。而一些礦物類、貝殼類或動物類的藥物,象生石膏、磁石,還有象生牡蠣、生石決明這些藥,由于質(zhì)地比較堅硬,就需要先煎20分鐘左右,再下其它的藥物同煎。另外,還有一些需要包煎的藥物,比如種子類體積較小的、粉末狀的、粘性的、容易燒焦的藥物,或帶毛刺、容易刺激嗓子或消化道的藥物等等,就應(yīng)該用紗布包好之后再煎煮。

    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是治病的關(guān)鍵,一般都認(rèn)為煎藥還是煎兩遍好,頭一遍叫“頭煎”,第二遍叫“二煎”。這樣可以使藥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增強(qiáng)療效。通常把這兩次煎出的藥湯混在一起服用,總量大約300~500毫升。對于服中藥困難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分服,或者是濃縮給藥。但是有些藥,象解表類的就不能濃縮給藥,而應(yīng)煎多少服多少。

    煎中藥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溫度急速上升,使藥液很快沸騰,但也容易燒焦;而文火的火焰較小,力道比較溫和。煎藥時,通常先用武火將藥液燒開,再用文火慢慢地煎。

    簡而言之,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

    1、禁用銅、鐵、鋁等金屬容器,以免影響藥效。

    2、加水量要適當(dāng),煎藥之前要浸泡,煎藥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

    3、注意特殊中藥的煎煮方法,保證療效。

    4、變質(zhì)或煎糊的中藥切勿再服,以免中毒。

    5、注意服藥時間和方法,謹(jǐn)遵醫(yī)囑。

更多中藥材
  • 在我們脾胃病科有脾胃癥狀的病人比較多,也有許多患者有腰疼。到我們脾胃病科來看病的時候呢,他往往沒有注意這個腰痛,我們在問診的時候呢,就要注意,因為這個脾啊和腎呢,一個是先天之本,一個是后天之本。所以說這個腰痛啊,跟我們的胃痛,跟我們的胃脹,......
  • 我們在臨床上呢,常見的問題歸結(jié)一點就是兩個字代謝。往往患者會說我現(xiàn)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說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點費勁了。這個費勁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條變細(xì)啊。上廁所待的時間比較長,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覺這事特別不正常,是否問題特......
  •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小患者啊,年輕不到30歲,然后他就是有胃脹,身上沒勁兒,平時呢吃點飯就飽,有打嗝兒,也沒精氣神兒,有時候呢還有胸悶的癥狀,嗯,甚至有咽部的異物感,他大便呢,也變得有時候就會稀一些,吃點涼的呢,就容易拉肚子。這個患者呢,從脈相......
  • 最近呢,在臨床上經(jīng)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輕患者有這個眼干眼澀啊,視力模糊這些癥狀,可能有些患者呢,因為工作原因啊,總是坐著,有一些患者可能是運動量也比較少,還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關(guān)系吧,這個喝酒抽煙也比較重,還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今天跟大家講一個臨床也比較常見的一個案例吧,也是我們在消化科比較常見的一個癥狀,這個病人呢,來看病的時候,這是一個63歲的一個男性,他來找我看病的時候,他說他主要癥狀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們消化科來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這個腹脹癥狀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