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頸椎病中藥方劑

    中醫(yī)方劑(一)

    【辨證】風寒血滯。

    【治法】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方名】芍葛湯。

    【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靈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當歸12克,川芎9克,細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吳福財方。

    中醫(yī)方劑(二)

    【辨證】風陽上擾,濕熱內(nèi)蘊。

    【治法】平肝熄風,清熱祛濕。

    【方名】疏風養(yǎng)血湯加減。

    【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參20克,鉤藤15克,銀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蠶10克,片姜黃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張海水方。

    中醫(yī)方劑(三)

    【辨證】寒濕兼血滯。

    【治法】散寒祛濕,活血通絡。

    【方名】芍葛湯加味。

    【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靈仙20克,丹參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當歸尾12克,桂枝9克,細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出處】吳福財方。

    中醫(yī)方劑(四)

    【辨證】經(jīng)絡阻滯,血脈不通,髓海失充,肝風內(nèi)動,風火上擾。

    【治法】平肝定眩,舒頸醒腦。

    【方名】定眩湯。

    【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蠶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鉤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參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3次。15天為1療程。

    【出處】楊篤權方。

    中醫(yī)方劑(五)

    【辨證】風邪阻絡。

    【治法】搜風通絡。

    【方名】搜風通絡湯。

    【組成】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條,烏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銅13-15克,穿山龍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10-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實用中醫(yī)效驗新方大全》。

    中醫(yī)方劑(六)

    【辨證】氣滯血瘀,痰濕阻絡。

    【治法】活血化瘀,地氣通絡,除濕滌痰。

    【方名】除痹逐瘀湯。

    【組成】當歸15克,川芎12克,紅花9克,劉寄奴15克,姜黃12克,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靈仙12克,桑枝30克,膽星9克,白芥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呂同杰方

更多中藥材
  • 前段時間,聽說親戚家的孩子,因為吃了不該吃的藥,出現(xiàn)了很大的問題,覺得很揪心,其實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來說,照顧起來要更加小心,寶寶小的時候,什么東西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是每個媽媽都很關心的問題,很多寶寶小的時候,出現(xiàn)感冒的癥狀,媽媽喜歡用猴......
  • 珠珀猴棗散是一種處方藥,服用方法好似用溫開水和勻送服,或調(diào)和于粥、奶等食物中服食亦可。那么,珠珀猴棗散會上癮嗎?珠珀猴棗散能治療因肺熱引致的痰多,咳嗽、祛風驅(qū)寒、小兒微熱、嘔奶、夜睡不寧等癥狀。著重於除痰定驚方面,對小兒急驚風,四肢抽搐,痰......
  • 一個女人,懷孕的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這十個月當中的過程有多痛苦,相信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會明白,同時這是一個女孩子蛻變成成熟女人的重要過程;當有了孩子,孕婦就需要大量進補來確保小寶寶的營養(yǎng)吸收,但是大家也知道,孕婦是非常脆弱的,抵抗力各方面都......
  • 現(xiàn)在的生活充滿了快節(jié)奏,很多人看多了城市的喧囂,開始選擇去一些大山深處旅行,雖然沒有高科技,例如電腦無線網(wǎng)等,但是他們那里的空氣沒有污染和霧霾,而且每個旅行的地方都有自己獨到之處;有一個地方,那里的女人頭發(fā)常年烏黑油亮發(fā)質(zhì)特別好,而且據(jù)說是......
  • 以前聽說,人們是用皂莢樹的果子來進行清洗東西的,一直覺得非常的神奇,很想知道皂莢樹到底有什么作用?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能力強,皂莢果是醫(y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