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苓散兒科新用

    新生兒黃疸

    例1李某,男,28天,1993年12月2日就診?;純河谏蟮?天出現(xiàn)黃疸,7天后逐漸加重,糞便稀溏,呈灰白色,尿色深黃,不欲吮乳。查體:身體瘦弱,腹脹,肝肋下3.5cm,

    質Ⅱo硬,脾未觸及。全身皮膚及鞏膜黃染,黃色晦暗。舌質淡紅,苔白厚,指紋色淡。查血清總膽紅素205.2umol/L,肝功正常。根據(jù)患兒臨床表現(xiàn),證屬脾虛濕盛之胎黃。治以健脾利濕之法,選用五苓散加味。處方:茯苓l0g,豬苓5g,澤瀉5g,白術3g,桂枝2g,茵陳10g,竹葉3g。水煎服,每日l劑。服藥3劑,黃疸減輕,尿量增多;繼服5劑,黃疸消退,大便顏色正常,腹脹消失,食欲增進。復查血清總膽紅素正常。

    按 新生兒黃疸中醫(yī)稱"胎黃"。導致胎黃的原因很多,但多與濕邪有關。五苓散有健脾利濕之功,可使邪從小便而解。濕邪即去則膽汁疏泄正常,黃疸自退。且本方藥味平和,無苦寒攻伐之品,用之無損傷脾胃之弊。

    嬰幼兒腹瀉

    例2陳某某,女,1歲,1994年8月18日就診?;純河?天前腹瀉,每日大便l0余次,

    為稀水樣便,挾有不消化食物,無粘液及膿血,伴腸鳴腹痛、尿少、不欲進食。查體:精神稍弱,無發(fā)熱,無明顯脫水征。腹軟,腸鳴音活躍。舌質淡,苔白厚,指紋淡紫。證因濕邪困脾所致。治以利濕止瀉,方用五苓散加味。處方:茯苓12g,豬苓6g,白術5g,澤瀉10g,桂枝3g,蒼術6g,車前子10g(包煎)。水煎服,每日l劑。服藥2劑腹瀉次數(shù)明顯減少;繼服3劑,大便性狀恢復正常。

    按 嬰幼兒腹瀉屬中醫(yī)"泄瀉"范疇。泄瀉的病因比較復雜,但其病變皆在脾胃,均與

    濕邪有關,故有"無濕不成瀉"之說。五苓散功擅利濕,濕邪去除則脾運自健,泄瀉自止。此即"利小便而實大便"之意。

    嬰兒濕疹

    例3孫某,女,6個月,1994年4月21日就診?;純河?個月前頭面部皮膚出現(xiàn)粟粒狀紅色丘疹,以后逐漸增多,遍及全身,皮疹糜爛面有漿性滲出,劇烈搔癢,哭鬧不安,伴有反復腹瀉。查體:全身皮膚紅色粟粒狀皮疹,頭面部為甚,皮疹表面糜爛有滲出。舌質淡紅,苔白厚,指紋淡紫。根據(jù)患兒皮疹特點,屬素體濕盛所致。故用健脾滲濕之法,方用五苓散加減。處方:茯苓10g,豬苓6g,澤瀉6g,白術5g,地膚子6g,白鮮皮6g,蟬蛻5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5劑,皮疹明顯減少。滲出消失,繼服5劑,濕疹痊愈。

    按 嬰兒濕疹中醫(yī)稱"奶癬"。本病多發(fā)于素體濕盛之兒。五苓散擅利水濕。加地膚子、白鮮皮、蟬蛻能祛風止癢。內濕既除,外濕自主,濕去則疹自消退。

    睪丸鞘膜積液

    例4秦某,男,8個月,1990年5月20日就診?;純河?個月時發(fā)現(xiàn)陰囊腫大,且逐漸加重,伴尿頻而清、大便溏薄。曾用中藥熏洗月余,未見好轉。查體:陰囊內有光滑的囊性腫物,捫之不痛,透光試驗陽性。舌質淡,苔白,指紋淡紅。證屬腎氣不化,水濕下注所致。故治以溫腎化氣,利水消腫之法,遂以五苓散加味治之。處方:茯苓10g,豬苓l0g,澤瀉6g,白術5g,桂枝5g,小茴香3g。水煎服,每日l劑。服藥7劑,陰囊內水液明顯減少;繼服7劑積液消失而愈。隨訪1年未見復發(fā)。

    按 辜丸鞘膜積液中醫(yī)稱"水疝"。其發(fā)生主要由于先天不足,腎的氣化不利導致水液下注。五苓散中桂枝能溫陽化氣;茯苓、豬苓、澤瀉利濕消腫;白術能健脾燥濕;加用小茴香可加強溫化之力,腎氣得以溫化則水濕自可消利。

    小結

    上述幾種疾病在兒科均較常見。其病雖不同,但究其源,則均系水濕內盛所致,皆以濕邪為患。五苓散功擅利濕,臨床凡以濕為病者,不論其癥狀異同,以本方治之多能取效。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功能尚未健全,水濕內停所致疾患較多。五苓散不僅能健運利濕,化氣行水,且有健脾之功,故尤適于兒科臨床。

更多中藥材
  • 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樣東西上的不同部位,它們的作用可能不同,像烏柏根的皮,烏柏苦、微溫、有小毒,有殺蟲、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烏柏根的皮用于水腫脹滿,有瀉下逐水的功效,對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烏柏根......
  • 家里老人幾乎都有風濕病,每年都會幫他們買不少可以減少風濕疼痛的藥,吃的藥丸,貼的膏藥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藥,每次去中藥店選配藥材時,中醫(yī)們往往會加入一種叫紅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藥草,這2種藥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藥量上面會有一定的差異,京大戟有......
  • 看中醫(yī)藥書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個詞,紅大戟;本是無異,卻逐漸被這圖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種植物,紅色莖,綠色的葉片,深綠的老葉上拖著淺綠的新芽,顏色過渡的倒是別致,它是紅大戟,不僅外表紅色,折斷的莖里也是紅褐色,又因為根部長得像紅薯......
  •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開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況且芫花不僅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還可以用作中藥,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為芫花只是用來欣賞的,好吧好吧,既然這樣我就向大家答疑,說說芫花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結。......
  • 它在我的家鄉(xiāng)常有,老葉鮮綠色,新野嫩綠色,層次交替、變化明顯,儼然一件藝術品,亦或一副水彩畫,它是甘遂,是我國的特有,雖說它的莖葉美麗,可入藥的呢,卻是其根部,常生于矮坡、沙地或田邊路旁,因為可以入藥,現(xiàn)在已經被人工種植,味苦、性寒,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