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捏壓揉掐巧治病

    捏壓虎口治暈厥 暈厥即面色蒼白惡心欲嘔,出冷汗甚至不省人事。此時,他人可用拇指食指捏壓患者手之虎口(即合谷穴),捏壓十 余下時,一般可以蘇醒。

    捏腳后跟止鼻流血 鼻子出血時,馬上以拇指和食指捏患者腳后跟(踝關(guān)節(jié)及足跟隨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捏左足跟,當可止血。

    指壓內(nèi)關(guān)穴止嘔吐 因小恙引起嘔吐,可用中指壓內(nèi)關(guān)穴止嘔。內(nèi)關(guān)穴在掌后(掌面方向)二寸處尺橈骨之間,壓至有酸脹感即說明已中穴位,約一分鐘即止嘔吐。

    指壓少商穴治呃逆 呃逆發(fā)作時,指壓少商穴即可自制。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cè),距指甲一分處。患者可以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度,持續(xù)半分至一分鐘,呃逆可止。

    指壓太陽穴止頭痛 一般頭痛,患者自己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cè)太陽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后一寸凹陷處),壓至脹痛并按順時鐘方向旋轉(zhuǎn)約一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點壓天樞穴治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cè)天樞穴上(位于肚臍旁三厘米下方一厘米處),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一分鐘左右,就有便意,然后屏氣,增加腹壓,即可排便。

    按揉足三里穴止胃痛 胃痛時,用雙手拇指揉患者雙腿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膝蓋下三寸,脛骨外側(cè)一橫指處,待有酸麻脹感后三至五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至消失。

    掐中指甲根緩解心絞痛 當心絞痛發(fā)作,一時無法找到硝酸甘油片時,他人可用拇指和食指掐患者中指甲根部,讓其有明顯痛感,亦可一壓一放,堅持三至五分鐘癥狀便可緩解。(洪 章)

更多中藥材
  • 《醫(yī)學新語》記載啊,中醫(yī)治病八大原則,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可見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發(fā)汗,我們常見的風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熱就退。汗法還有消腫透疹,去風濕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發(fā)汗呢,以汗出邪去為目的,過汗則傷津耗氣,所......
  • 《三因極》講,人得病有一個常見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憂、思、悲、恐、驚,喜則氣緩,思則氣結(jié),悲則氣消,怒則氣逆,恐則氣下。情緒對人的健康影響是很大的,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心情不好的時候啊,消化功能異常,要么呢喜歡暴飲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飯......
  • 黃帝內(nèi)經(jīng)講呢,“夏三月,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說夏季啊,要保持我們心情愉快,切勿發(fā)怒,使精神之華英,適應(yīng)夏氣,否則呢,違逆了夏長之氣,就會損傷我們心臟,到秋天呢,容易發(fā)生疾病。......
  • 教大家一個方法,用30到50克黃芪加適量的水,用黃芪煮出來的水再用來煮大米,黃芪是大補元氣的中藥,它能補氣,所謂氣呢,是一種能量,氣不足的時候啊,就疲勞,耐力差,我們用這樣的一個黃芪水煮粥煮飯,連著吃一周,一般氣虛的人就會感覺有改善。......
  • 當我們身體得了風寒感冒的時候,千萬別再喝冷水!《靈樞》記載,“形寒,寒飲則傷肺”,就是說呢,身體受了風寒,再喝涼水,兩韓共同侵襲,就會損傷肺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