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養(yǎng)生十八法保健康

    秋天人容易疲勞,緩解秋乏還應(yīng)在日常多些注意。專家告訴您秋日養(yǎng)生十八法。

    1.節(jié)食欲。秋季切忌暴飲暴食,同時也要少吃辛辣燒烤類食物。

    2.忌怒氣。少發(fā)脾氣可以有效地解秋乏。

    3.常梳發(fā)。經(jīng)常梳理頭發(fā)可以擴張皮下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頭腦清醒易除疲勞。

    4.面多擦。用雙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紅潤。

    5.舌舔腭。用舌頭舔牙齒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補氣、養(yǎng)心的作用。

    6.齒數(shù)嗑。牙齒多活動,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齒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勞。

    7.呼濁氣。應(yīng)多走出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統(tǒng)機能。

    8.咽唾液。咽唾液可促消化、開胸理氣、增加內(nèi)臟氣管功能,延年益壽。

    9.目運轉(zhuǎn)。經(jīng)常走出戶外,眺望遠方,結(jié)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腦解乏。

    10.耳常彈。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聽聽音樂激活聽覺神經(jīng),有助于減輕疲勞。

    11.脊背暖。秋季早晚溫差大應(yīng)及時地增減衣物,防止感冒,保護五臟六腑。

    12.胸宜護。保持體溫,可以增強免疫力。

    13.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適當(dāng)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積、益氣強身。

    14.谷道拖。收縮、上提肛門,可以提神補氣。

    15.肢節(jié)搖。甩甩手,踢踢腿,增強活力,消除疲勞。

    16.足心搓。每天洗腳按摩腳心,可以消濁通絡(luò),解除疲勞起到吐故納新的效果。

    17.便禁言。大小便時閉口握雙手,可以益智補氣。

    18.凈體膚。秋天干燥應(yīng)多用手揉搓身體,可以使人精神煥發(fā)、延年益壽,解乏消疲勞。

更多中藥材
  • 夏季氣候炎熱,氣溫高,人們更容易中暑或熱風(fēng)。事實上,在這個時候,如果你想預(yù)防和治療這種夏季疾病,你可以嘗試用一些中藥浸泡在水中,這不僅可以消暑,而且可以達到強大的健康效果。適合夏季泡水飲用的中藥。1、薄荷。薄荷有兩種:新鮮和干燥。新鮮的最適......
  • 一、消暑利尿。將去除外層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塊或小塊,放入水中煮沸,加入西紅柿、雞蛋和調(diào),喝湯吃瓜皮。2.緩解牙痛。中醫(yī)認為西瓜皮可以治療炎熱、口渴等疾病。西瓜皮除泡茶外,曬干后加入少許冰片,敷在牙痛處,可緩解疼痛。3.美膚。西瓜皮含有高維生......
  • 方藥:生黃芪60g,生白術(shù)10g,蜂房10g,炙麻黃10g,杏仁10g,炙枇杷葉15g,炙百部10g,淫羊藿20g,厚樸10g,桃仁10g,紅花10g,炙水蛭3g,沉香(沖服)3g。7劑,水煎服,分次溫服。......
  • 5月5日,我們迎來了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夏,夏季是蛇傷的高發(fā)季節(jié)。被毒蛇咬傷該怎么辦?首先,立即遠離被蛇咬傷的地方。如果蛇咬了它,你可以用棍子或其他工具促使它離開;如果你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傷,你應(yīng)該立即將受傷者移到岸邊或船上,以避免溺......
  • 中暑是一種常見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點是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甚至突然昏倒。長期在高溫下工作也會有類似的癥狀。中暑嚴重,體溫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蒼白,有昏厥等癥狀。如果發(fā)現(xiàn)中暑患者,應(yīng)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解開衣扣,讓患者喝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