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當夏中醫(yī)給您制定菜單清暑

    夏令進補,中醫(yī)常用“清補法”即利用既能補身體,又能生津液、解渴消暑的食物或藥物來補充身體中不足物質的方法。

    許多人都以為夏季不能進補,其實并不盡然,如果進補得當,同樣可以起到養(yǎng)生健身的作用。夏令進補,中醫(yī)常用“清補法”即利用既能補身體,又能生津液、解渴消暑的食物或藥物來補充身體中不足物質的方法,而不宜吃人參、鹿茸、狗肉等濕熱厚重之味,更不宜用藥物大補,而應進食下列這些新鮮果蔬以及藥性較平和而偏涼的藥物進補。

    綠豆 性寒,味甘。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崾钍⑾?,喝點綠豆湯,可消暑解渴。倘若誤食有毒食物時,綠豆就可用來解毒。夏天吃點綠豆芽,對身體大有裨益。

    黃瓜 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消腫的功能。黃瓜的頭部有點苦,含有一種胡蘆素,它可增加人體的免疫功效,并可起到抗腫瘤功效。

    絲瓜 絲瓜不僅是一種夏令佳蔬、進補佳品,而且還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據《陸川本草》記載,絲瓜能“生津止渴,解暑除煩。治熱病口渴,身熱煩躁有殊功”。

    西瓜 性寒,味甘甜。清熱解暑,除煩止渴,營養(yǎng)豐富,含有果糖、葡萄糖、蘋果酸、氨基酸、磷酸、維生素C等物質,能迅速補充夏天人體散失的大量水分和消耗的能量?!笆钐彀雮€瓜,藥物不用抓”,民間早有這一說法。

    冬瓜 其味清淡爽口,清暑佳品,煮湯炒菜皆宜。冬瓜營養(yǎng)豐富,自古就是食療進補之佳品,有利尿消腫、清熱化痰的功效,對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水腫、發(fā)熱等病患者來說是一味極為有效的輔助食物。用冬瓜、苡仁、百合、蓮子與鴨同燉,能消暑熱,開胃進食。

    西紅柿 性微寒,味甘酸。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生津止渴之功。西紅柿,既是水果,又是佳蔬,生熟食皆宜,且可補人體內缺乏的維生素C。

    金銀花 夏季里,將金銀花與菊花同用能解暑熱,清腦明目,配上山楂能助消化,通血脈,加入蜂蜜添營養(yǎng),補中氣味甜酸,實為優(yōu)良清涼飲料。適宜高血壓、高血脂癥、冠心病等患者飲用。

    西洋參 性涼而補,能扶正氣,降火,生津液,除煩倦??崾钍⑾?,炎熱多汗,會損耗正氣,損耗人體的陰津,傷了陰津生虛火,出現(xiàn)疲乏體怠,口干咽燥,心煩意亂,舌紅尿赤等癥狀,可取西洋參1~2克,泡開水代茶飲。

    進補應當因人而異。體弱者可適當進補一些蜂蜜、魚肉、太子參、西洋參等。老年人機體的功能減弱,在炎熱的夏天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退,不宜吃大魚大肉等油膩過大的食品,而適宜進補些西洋參湯、銀耳湯、蓮子湯等食品,最好同時輔以綠豆湯、冬瓜湯、筍干湯等,這樣既可增加食欲,又利養(yǎng)身。青壯年的體質與代謝功能都較好,夏季一般不需進補,只要多吃蔬菜瓜果,適當減少油脂類和糖類的攝入,注意起居作息的規(guī)律,即能減少和避免暑熱對人體帶來的不利影響。

更多中藥材
  • 中醫(yī)認為,脾主四肢,主肌肉,運動四肢就是健運脾胃,所以飯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剛吃飽飯,胃內食物量增加,胃處于充盈狀態(tài),此時走一走會增加胃的負擔,對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飽飯后先休息20到30分鐘,再出門散步??燹D發(fā)給你身邊還不知道......
  • 烏雞白鳳丸和人參養(yǎng)榮丸都用于治療月經量少的問題,但兩者還是有區(qū)別的。首先,烏雞白鳳丸由烏雞、鹿角膠、鱉甲、人參、黃芪、當歸等藥物組成,用于治療由氣血兩虧導致的月經量過少、帶下量多、腰膝酸軟等癥狀,能夠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而人參養(yǎng)榮丸是有炙甘......
  • 首先對于補益類中藥,最好是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腸潤便的藥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腸胃的積滯。而對于消化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最好是飯后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胃中存在較多的食物,藥物和食物混合可以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其實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
  • 我們中醫(yī)講發(fā)為血之瘀,就是頭發(fā)與血有關系,為什么好多這個血虛的病人會引起脫發(fā),血虛的話,對我們這個這個頭發(fā)的營養(yǎng)達不到就會脫落,最常見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時這個門診上的白領,這女同志會多一點,這個熬夜心情不好,時間長了,頭發(fā)脫落,不是完全脫......
  • 打呼嚕是一種疾病,打呼嚕比較多的是胖人,因為好多胖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嚕。打呼嚕就是我們睡覺時,坐著時氣道是通暢的,躺著時腺樣體蓋住氣道了,輕的話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話,我們醫(yī)學上叫睡眠障礙綜合征,嚴重的人睡覺的時候都能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