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兒厭食癥食療方-白蘿卜燉豬排骨

    〖 原 料 〗: 白蘿卜500克,豬排骨250克,精鹽、蔥適量。

    〖 做 法 〗: 將排骨剁成3厘米大小,白蘿卜切成片;先將排骨燉至肉脫骨時,再加入蘿卜、蔥燉熟后撇去湯面浮油,加入精鹽適量即可。

    〖 用 法 〗: 佐餐食用。

    〖 作 用 〗: 消食健胃,理氣化痰,用于脾失健運(yùn)挾食、挾痰厭食癥。

    〖 評 注 〗: 白蘿卜味甘性涼,寬中下氣,消食化痰;排骨甘平,補(bǔ)虛弱。強(qiáng)筋骨。與蘿卜燉服,氣香味鮮,是患厭食癥小兒的輔助食療菜肴。

    附:其他相關(guān)食療方

    1、治腹脹、厭食:取冬瓜皮100克,鯽魚1條共煮,燉爛服食,隔日1次,連用3~5次。

    2、治胃痛、消化不良:鯉魚250克,加胡椒、生姜、雞內(nèi)金、荸薺等少許,共燉湯吃,每日1次。

    3、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獼猴桃干果10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梨放入米醋中浸漬一周后食用,每次半個??芍蜗涣?,食欲不振等癥,并有解酒作用。

    5、治消化不良:焦山楂10克,研末加適量紅糖,開水沖服,每日3次?;蛏介?0克,炒麥芽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6、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鮮蘑菇150克,黃芪30克,雞1只(約650克),生姜3片。將雞去內(nèi)臟,斬件,下油起鍋炒香。用料(除蘑菇外)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湯成去黃芪,放人鮮蘑菇煮熟,調(diào)味佐膳。

更多中藥材
  • 地錦草,是一種非常有名的中醫(yī)藥材。地錦草,一般是一年兩熟,在夏天或者是秋天的時候人們就可以收獲了。地錦草的外貌并沒有多么出眾和好看,只是一般的普通的綠色的植株。地錦草的藥用價值是非常的高的,可是大家好像并不知道地錦草的藥用價值有什么。那么,......
  • 蘿卜可以說一樣是渾身是寶的食物,蘿卜可以做成菜或是湯,在我們享受蘿卜的美味時有的時候我們卻忽略了蘿卜籽的功效,蘿卜籽有消食的作用,而且還不不理氣并且化痰,平時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和蜂蜜一起喝,對于治療胃不舒服和消化不良效果很好,通過下文我們一起......
  • 養(yǎng)生節(jié)目雖然在這幾年才開始變得流行,但是養(yǎng)生這一概念卻不是剛剛興起的,我們的祖先在很久之前就總結(jié)出了各種通過飲食來養(yǎng)生的目的,比如人們對于吃特定食物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老人長高速我們要在早上的時候吃生姜,晚上的時候吃蘿卜,這樣做的原理是什么......
  • 咽炎是我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咽喉部位炎癥長期反復(fù)發(fā)作所導(dǎo)致的。咽炎分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兩種,急性咽炎一般主要表現(xiàn)為咽喉腫痛、咳嗽、發(fā)燒等癥狀,如果一旦轉(zhuǎn)為慢性咽炎,則很有可能導(dǎo)致咽喉部位各種慢性疾病的發(fā)生。所以建議......
  • 血瘀就是血液運(yùn)行不暢,有瘀血。通常引起血瘀的原因有三種:第一,外傷卻沒有傷口,僅在局部的皮膚上有瘀塊和腫痛;第二,是血液運(yùn)行不通暢;第三,受寒或受熱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活血化瘀主要采用中醫(yī)治療的方法。那么,中醫(yī)活血化瘀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為大......